当前位置: 冷冻设备 >> 冷冻设备市场 >> 数据中心项目管理之质量控制
数据中心项目合约复杂,涉及到土建总包,机电施工,各专业发包工程,大量的甲供设备,现场施工单位众多,交叉施工量大,对于现场的管理是一个挑战,数据中心项目管理不同于其他建设项目,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特殊性,管理思路、重点也有其针对性,但万变不离其宗,项目管理的思路,总结一句话,就是我们常说的“三控三管一协调”:
1.三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成本的控制;
2.三管理:信息管理、合同管理、安全管理;
3.一协调:组织协调(就是指协调业主方与施工方之间在工程当中的分歧)。
下面就分别对以上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讨论。
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的目标,就是通过有效的质量控制工作和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在满足投资和进度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工程预定的质量目标。质量控制是项目整体目标实现的基础,数据中心建筑工期短,大多数时间都处于抢工状态,时间即效益,许多项目现场的工期已经压缩到不能再压缩,工期与质量本身就是一个矛盾冲突,要保证质量,很多时间就需要牺牲工期,比如说混凝土的养护,按照正常的养护周期,7天至14天,现场根本等不了,所以一个合理的工期是非常重要的,站在项目管理者的角度,必须从公司层面,压缩前期决策的时间,以及招标的流程影响,最大限度保证现场的施工周期。
说起质量控制,我们能想到的很多很多,质量控制的个人理解。
1.1施工图及技术规范现场施工最重要的依据就是施工图、施工规范。施工图纸的质量,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资料,如何让保证图纸质量我们后续再谈,现场管理质量控制,首先要做好施工图的技术交底和图纸会审,这就要求在施工单位进场之后,深入研究、熟悉图纸,将图纸中的问题解决到这个阶段,另外,组织设计单位进行图纸讲解,理解图纸的设计意图和设计思路,图纸讲解大可不必面面俱到,需要设计单位认真准备,讲解设计意图,施工的难点重点,质量控制的重点难点,采用的新工艺,新材料等等,技术交底和图纸会审记录,是重要的技术资料,文档形式,各方签字确认后保存,也是后续涉及提报相关费用的依据。简言之,做好设计交底,图纸会审,按图施工是现场质量控制的第一个要点。
设备技术需求书是对招标项目提出详细的技术要求的文件,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是中标后签订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项目管理过程中对项目质量管控的重要依据文件,设备招标过程、生产过程、厂验过程、到场验收过程均需要以此为基础文件,设备满足技术要求与否,直接关系到系统的安全性。数据中心项目包含多个专业、多种类的设备、各类设施所组成的系统以及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关联的技术接口。技术需求书应包含如下几个部分的内容:a.对设备的重要技术参数的要求;b.设备应遵循的技术标准;c.要求提供的技术文件、证书、授权密钥、备品备件等;cd.提供并开放通信协议以及满足通信接口所需要的辅助配件;e.重要施工工序的工艺要求;f.系统或设备的标识标号要求;g.重要设备的应急操作流程及警示标识;h.售后服务的要求;i.技术服务及技术支持的响应时间;j.培训的要求等等。
1.2材料的进场检验、样品确认材料的进场前,像一些主材,都需要做样品的确认,样品需要确认材料生产厂家,是否与图纸及技术要求符合,厂家的资质、营业执照,产品的检验报告,合格证等,认样需要经过各方确认签字。材料进场时,需要据此对材料进行验收,主要验收材料的数量,技术规格,生产厂家,合格证等资料,确认无误后方可用于后续施工,否则,应责令退场。对于一些由品牌限定的材料,还需要核对与投标品牌一致。
另外,部分材料进场需要进行见证取样并进行相关的试验,如钢筋(需要做力学性能试验,如拉伸试验和冷弯试验等),混凝土(需要做试块,进行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静力受压弹性模量、抗折强度试验等),电缆(绝缘电阻,耐压试验等),阀门(严密性试验,强度试验等)等,需要按照规范及相关法规的要求严格执行,试验的资料是后续竣工验收及归档的重要资料。
1.3隐蔽工程和重要部位的质量控制落实三检制度:一是“自检”,“自检”是自己检查。二是“专检”,“专检”是“专业检查”,三是“交接检”,要让“下一道工序”来检查“上一道工序”的质量。例如现场的监理验收都属于专业专检的一部分,在现场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加强过程中的质量监管,发现质量问题,立即要求整改,并应有跟踪反馈机制。隐蔽工程在未经过监理工程师验收前,不得开展下一工序的施工。举例:墙面龙骨未经过监理隐蔽前验收,施工单位就以及将吸音棉及铝扣板安装完成,后来发现龙骨未按照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施工,但由于项目已进入测试交付阶段,整改难度不亚于重新施工,只能后续走商务流程解决。
重点部位,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5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