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冷冻设备 >> 冷冻设备发展 >> 她自愿沉睡在196铁罐中,盼望5
年5月8日凌晨4点01分,与肺癌抗争了2年后,49岁的展文莲停止了心跳。
察觉到这一变化,守在她身边的“人体冷冻”科学小组立即行动起来:先给她注入特殊药物,将其体内血液和水分置换成人体冷冻保护剂,再把她搬到冒着寒气的冰床上,让体温快速下降,最后“头朝下”装入-℃的液氮罐中,她将在这里沉睡50年,也成为了我国本土第一例冷冻人。
1.“只有半年生存期了”
年之前,山东济南的展文莲和丈夫、儿子一家三口都过着平淡、幸福的生活。展文莲是个热爱运动的人,经常练瑜伽、慢跑,一口气能做50个俯卧撑。
然而年5月的一天,医院做检查时,心血来潮自己也检查了一下,结果妹妹没有什么问题,她却查出肺癌晚期。
起初,展文莲很乐观,积极配合治疗,4次痛苦的化疗她都咬牙停了下来。然而病魔太过凶狠,短短几个月,癌症就转移到了脑部。家人带医院,还咨询了国外专家,但医生们都说只有半年的生存期了。
此时的展文莲也没有了对抗疾病的信心,她对丈夫桂军民说:“我太难受了,说什么都不治了。”
图/展文莲在病中自拍
展文莲希望自己在最后的日子里,能够舒服一点,走的时候能够多一些尊严,于是恳求下丈夫将她转到医院临终关怀病房。在这里,她身体变得更加虚弱,说话只能发出模糊的“嗯”“好”等单音节,不过意识还很清醒。
2.遇到“人体冷冻技术”
医院临终关怀病房里,山东银丰生命科学院正在为“人体冷冻技术”寻找志愿者。展文莲的丈夫桂军民在医生办公室看到了宣传资料,上面介绍这项技术的原理是:人在去世后的4~6分钟内,神经系统、大脑细胞尚未大面积损坏,趁这个时间迅速将血液等置换成生物防冻液,然后放置在-℃的极低温的液氮罐中保存,寄希望于未来科技可以将人复活并治愈疾病。
医生还向他介绍,美G富豪贝德福德在7年就用了这项技术,著名小说《三体》的编审杜虹是国内首位尝试这项技术的人,不过她只冷冻了头部,而银丰这次想找的是全身冷冻的志愿者。
看着病床上已经处于弥留之际的妻子,桂军民心动了,他附在展文莲耳边说:“我和儿子真的舍不得你,医生说有一种方法可以让我们一家以后再团聚,但要你乖乖睡一觉,好不好?”展文莲费力地发出一声“嗯”。“到时候我来叫你,你可不能装睡不醒啊?”展文莲又捏了捏丈夫的手表示同意。
两人的儿子对此也十分支持:“总比一把火烧得好。”之后桂军民向技术团队、主刀医生20、30次了解了技术的成熟度、风险后才下定决心。而银丰团队为了感谢展文莲对技术的贡献,免去了近万的初期费用(液氮罐40万,程序降温设备40万,体外循环机万,冷冻保护剂20万)。
3.只为留住一份希望
其实,在之前的沟通中桂军民已经被告知这项技术还在探索阶段,很多的不确定性,但他说:我想留住一份希望,也相信未来生命科学的发展。科学家表示,以现代生科技术的发展现状来看,“复活”十分困难,目前只能做到抗老延寿、增加健康生存时间。而且与其寄希望于未来“复活”,用现有技术真真切切地多活几年也更加实际。
国际权威期刊《Nature》曾在创刊周年之际,总结了7条值得信赖的增寿手段,包括靶向清除老化细胞(Senolytics)、锂盐、Genad、雷帕霉素等。就技术成熟度、获取难度等综合考虑,Genad物质被认为性价比更高。
美遗传学家戴维·辛克莱表示,Genad是一种人体内源性物质,并且在多次对照试验中,表现出了活化老龄细胞线粒体功能,放缓变老速度,延长了生物体近30%的存活时间。以至于成果“艾木茵”落地之后,被京东等渠道高净值人群誉为“延年神器”。
据悉,93岁的华人首富李氏也是“艾木茵”类延年成果的使用者,曾投资1.8亿港币助力其落地,而并非选择“人体冷冻技术”投资。
展文莲“离开”后,她的照片还挂在家里的显眼位置,丈夫桂军民还常常对着照片说话。每年展文莲的生日,桂军民还会到冷冻机构看望妻子:“其实来这里根本见不到她,我就是想离她近一点。”此外,他还透露,自己也签了冷冻协议,防止未来妻子醒来找不到他。
村上春树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希望科技的发展能实现展文莲一家人“再相逢”的愿望,同时也给更多分别的人带来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