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冷冻设备 >> 冷冻设备市场 >> 同心携手奏响食品安全监管交响乐成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如何精准管好群众口中的“食”?成都市温江区天府市场监管所在食品安全监管共治上狠下功夫,做细做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自治、消费者监督”的食品安全共治叠加效应,精心守护着辖区30.5万居民“舌尖上的安全”。
校园有个
“食品安全指导员”
“不要乱吃蘑菇哦,如果遇到食品安全问题可以及时跟我说。”天府市场监管所设立的“校园食品安全指导员”正在辖区某学校里与师生互动,这也是“校园食品安全指导员”每月必上之课。
天府市场监管所的管辖范围有60平方公里,区内有食品经营户户、食品生产企业家,与之相对应的是区内林立的各类学校,仅在校师生人数就超过10万。为实施精准监管,天府市场监管所积极整合各方力量,携手各学校开展食品安全共治。
他们挑选出长期从事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执法人员组建“校园食品安全指导员”小队,深入学校对校园食品安全工作进行“贴身式”管理和“伴随型”指导,重点对学校食堂食品原料贮存、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餐具消毒设备、加工场所环境卫生等进行检查,并对学校(园)长责任制和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食品安全风险自查自纠等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同时,联合学校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应急演练与突发事件处置,提高师生食品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校园食品安全指导员”小队还搭建了“动态信息桥”,及时向学校通报食品安全监管动态信息,及时反馈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情况,以此最大限度消除校园食品安全隐患。
行动不止于此。除了选派食品安全指导员,天府市场监管所还在辖区内中小学校、幼儿园食堂开展“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建设,利用智能监管的方式实现辖区公办学校食堂校园餐饮供应全程信息化,并进一步扩大“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辖区覆盖范围。
“学校食堂监控画面可以实时显示后厨烹饪、清洗消毒、备餐等重点环节区域,可以实时察看学校食堂情况,孩子吃得放心,我们家长就舒心。”11月24日,下午放学时间,一位学生家长这样说。
食品摊店
自觉维护“舌尖上的安全”
温江区大学城里食品摊店林立,空气中弥漫着美食的味道。但以前这里的食品经营主体呈现“多、小、散、乱”的特点,违法隐蔽性强、治理难度大。天府市场监管所所长萧瀚告诉记者,加强摊贩的食品安全监管,必须充分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管好货源、管好后厨,才能既守住城市的“烟火气”,又能保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你好,我是天府市场监管所的执法人员,现在我们对你们店进行执法检查。”国庆前夕,天府市场监管所对辖区内的食品经营店、餐饮店展开执法检查。执法人员首先从设施设备、流程布局、原料管控、过程加工、清洗消毒、环境卫生等方面,对店里开展全面检查和针对性指导,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精准开展提升行动,做到一手抓“面子”、一手抓“里子”,聚力提升其外部“颜值”和内在“品质”。“自从开展食品安全质量提升行动以来,很多店都主动重新打造厨房及就餐场所,重新设计优化流程布局,全面更换设施设备。”萧瀚说。既强化日常巡查,又细化对症整改指导,如今,这里的食品安全治理效能明显增强。“你去逛逛大学城美食街,那里的街边摊老板都戴着帽子和卫生手套,还有口罩,而这种改变都是他们的自觉行动。”天府市场监管所副所长胡鸣说。
消除农村集体聚餐的食品安全风险是破解农村食品安全的“最后一公里”,更需要携手共治。今年夏天,温江区金马街道一栋4层楼的建筑里举办了一场特殊的农村群宴。烟火气的背后,是天府市场监管所通过提前谋划、严格管控,守护着舌尖安全。“以前这个群宴的流动厨师到处去做群宴,环境差不说,食品安全也得不到保障,生意很受影响。今年,他们在金马街道租了一栋4层楼的房子,专门做农村群宴,采用的是大饭店的运营模式,食品安全有了保障,生意也好了起来。”萧瀚说。
大学城、餐饮店和农村群宴的“华丽转身”,正是天府市场监管所实施食安共治、精准实施餐饮质量提升行动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天府市场监管所共组织食品专项检查12项,检查食品经营户家,检查次数共计次,组织抽检重点食品批次,处理食品投诉问题32起,连续多年无群体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库长“上岗”
守护冷链食品安全
“请把五证(即三证明、一报告、一信息)拿出来看一下,还有从业人员每周一次的核酸证明、疫苗接种证明和场所消毒等情况说明全部拿出来。”11月23日,天府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李斌正在辖区的一个冻库进行例行检查。这是今年以来该所严格落实“冷库库长制+集中监管仓”管理的一个镜头。
“库长”都要干些啥?“集中监管仓”怎么运行?“冷库库长负总责,监管所网格员积极开展冷库巡查检查,督促冷库开办方、管理者、经营者落实防控各项要求,对违法违规行为予以查处。”萧瀚表示,今年1月底,温江区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正式投入使用。集中监管仓是对进入温江区域的进口冷链食品集中检测、消毒、存放、实施监督管理的中转仓储场所,相当于在进口冷链食品流通环节加了一道“保险锁”,最大限度阻断进口冷链问题食品输入和传播风险。
据了解,温江区的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面积约平方米,冷库使用面积平方米,贮存容量吨,配备工作人员36人,轮班工作,主要对进口冷冻肉制品、乳制品、啤酒辅料、果汁等产品进行集中抽样检测。截至12月7日,累计开展核酸检测例。
政企联动
“以网治网”
11月24日午后,萧瀚、胡鸣去温江区六合街号检查一家“影子蛋糕店”。
“你看这家店在外卖平台上传的食品经营许可证,住所和经营场所都是写的六合街号,日常监管人写的:杨晓玉、杨红华,签发人:汪陈琛。这明显就是假的,我们所里根本没这几个人,六合街号也不是蛋糕店,而是一家快递收发点。”胡鸣对记者说。
“马上联系外卖平台的负责人,让他们过来一起解决这个事情。”萧瀚说,网络第三方平台作为平台方要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提升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水平,让消费者能够安心消费,要充分整合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自治和消费者监督,以网治网,线上线下联动,“通过年、年这两年的大力整治,到了年,辖区网络违规现象大幅降低了,到现在我们的(投诉)排查的线索降到了只有25件。”
除了外卖平台经营证照信息线下核查,该所还通过“互联网+”,在线上获取辖区工业园区生产企业的相关质量认证认可活动时间,然后在线下参与。
今年10月11日,监管系统显示位于温江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的成都川堡食品有限公司正在进行认证活动,天府市场监管所的监管人员龚虎林根据所上安排对认证活动进行检查,并根据认证机构专家对获证组织开具的不符合报告项,开展后处理工作。龚虎林说:“此种监管模式,充分借助了专业机构的技术力量,做到‘问题发现靶向精准’,大大提升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能力。”萧瀚表示,认证认可是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天府市场监管所靠前服务,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将“企业主体责任”和“市场监管服务责任”有机结合,切实加强辖区范围内的企业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实现了监管和服务水平双提升。
年9月,成都市被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列为全省首个、全国第二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创建试点城市。大力推进食品安全共治正是天府市场监管所持续筑牢市场食品安全前沿防线、严打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持续营造安全放心食品消费环境的重要抓手。而随着“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创建验收在即,天府市场监管所的担子更重了……(消费质量报全媒体中心记者李欣璐郭剑夫)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3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