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冷冻设备 >> 冷冻设备资源 >> 食品企业质量管理程序文件
发布日期:-04-15实施日期:-4-29
程序文件目录
文件编号:JWRJ/QP01—版本/修订状态:A/1
文件控制程序
1目的
对与组织质量管理体系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相关场所使用文件为有效版本。
2范围
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控制。
3.职责
3.1总经理负责批准发布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
3.2管理者代表和食品安全小组组长负责审核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
3.3各部门负责相关文件的编制、使用和保管。
3.4办公室负责组织对现有体系文件的定期评审。
3.5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与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的收集、整理和归档等。
4程序
4.1文件分类及保管
4.1.1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包含了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针和目标),由办公室备案保存。
4.1.2程序文件。
4.1.3公司管理体系三层次文件:
a)部门工作手册,作为各部门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常用实施细则:包括管理标准(部门管理制度等);工作标准(岗位责任制和任职要求等);技术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及作业指导书、检验规范等);部门记录文件等。由各部门自行保存并报办公室备案存档;
b)其他质量文件:可以是针对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编制的质量计划或其他标准、规范等,文件的组成应适合于其特有的活动方式。由各相应的业务部门保存、使用。
c)HACCP计划:与产品有关的HACCP计划。
d)公司级管理性文件,如各种行政管理制度、部分外来的管理性文件,包括与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政策,法规文件等,由行政办公室保存。
4.2文件的编号
4.2.1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号
a)手册编号: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JWRJ/QM:;
b)程序文件:JWRJ/QP顺序号-;
c)第三层次文件:JWRJ/QS顺序号;
d)记录:JWRJ/QR记录类别号顺序号
4.2.2代号说明
JWRJ--武汉精武人家工业园有限公司代号
QM--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代号
QP—程序文件代号
QS--第三层次文件代号
QR—记录代号
顺序号---从01开始,02、03、04……..
记录类别号说明:
01—文件类记录02—管理体系运行类记录03—人员管理类记录
04—设施设备类05—经营管理类记录06—生产管理类记录
07—产品检验类08—卫生管理类记录09—设计开发类记录
4.3文件的编写、审核、批准、发放
4.3.1文件发布前应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适宜的:
a)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由办公室负责组织编写,由管理者代表和食品安全小组组长审核,上报总经理批准发布,由办公室负责登记、发放;
b)程序文件和第三层次文件由各部门经理组织编写、汇总,由管理者代表和食品安全小组长审核,报总经理批准,办公室负责登记、发放;
c)应确保文件使用的各场所都应得到相关文件的适用版本。文件的发放、回收要填写《文件发放、回收记录》。
4.4文件的受控状况
4.4.1文件分为“受控”和“非受控”两大类,凡与体系运行紧密相关的文件应为受控,由各主管部门按规定执行。所有受控文件必须在该文件封面右上角加盖表明其受控状态的印章,并注明分发号。
4.5文件的更改
a)手册由行政办公室组织更改,填写《文件更改申请》,经管理者代表和食品安全小组组长审核,上报总经理批准后更改,由办公室发放。办公室应保留文件更改内容的记录;
b)其他文件的更改由各相应主管部门填写《文件更改申请》,经原审批部门审批,再由各相应部门指定人员进行更改、发放、处理。如果指定其他部门审批时,该部门应获得审批所需要的有关背景资料;
c)所有被更改的原文件必须由相应主管部门收回,以确保有效文件的唯一性。
4.6文件的领用
a)文件使用者应填写《文件发放、回收记录》经相应主管部门负责人审批后方可领用。
b)因破损而重新领用的文件,分发号不变,并收回相应旧文件;因丢失而补发的文件,应给予新的分发号,并注明已丢失的文件的分发号失效;发放部门作好相应发放签收记录。
4.7文件的保存、作废与销毁
4.7.1文件的保存
a)与管理体系相关的文件都必须分类存放在干燥通风,安全的地方;
b)各部门文件由本部门保管。办公室每季度对各部门文件保管情况进行检查;
c)对受控文件,各部门应及时填写本部门使用文件的《部门受控文件清单》。每三个月将清单副本报办公室备案,如内容没有变化,应统交行政办公室。
d)任何人不得在受控文件上乱涂画改,不准私自外借,确保文件的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
4.7.2文件的作废与销毁
a)所有失效或作废文件由相关部门资料员及时从所有发放或使用场所撤出,加盖“作废”印章,确保文件的非预期使用;
b)为某种原因需要保留的任何已作废的文件,都应进行适当的标识;
c)对要销毁的作废文件,由相关部门填写《文件销毁申请》,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由办公室授权相关部门销毁
4.7.3文件的借阅、复制
借阅、复制与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应填写《文件借阅、复制记录》,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按规定权限审批后向资料管理人员借阅、复制。复制的受控文件必须由资料管理人登记编号。
4.8外来文件的控制
4.8.1受到外来文件的部门,需识别其适用性,并控制分发以确保其有效性。
4.8.2行政办公室负责收集相关国家、行业、国际标准的最新版本,统一编号、加盖受控章,分发到相关部门使用,并把旧标准收回。
4.8.3各部门要把上述标准及其他与管理体系有关的外来文件填入“部门受控文件清单”,并报办公室备案。
4.9每年三月由行政办公室组织对现有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定期评审,各部门结合平时使用情况进行适时评审,必要时予以修改,执行4.5条款规定。
4.10对承载媒体不是纸张的文件的控制,也应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4.11作为记录的文件应执行《记录控制程序》。
5相关文件
3.1《记录控制程序》
6记录
6.1《文件发放、回收记录》
6.2《文件借阅、复制记录》
6.3《部门受控文件清单》
6.4《文件更改申请》
6.5《文件销毁申请》
文件编号:JWRJ/QP02—版本/修订状态:A/1
记录控制程序
1、目的
本章阐述了产品形成全过程的记录的管理规定,确保有足够的记录以证明达到了要求的食品质量安全并验证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各项程序文件规定的记录的控制,包括各种电子媒介和外来记录。
3、术语
本程序采用GB/T-idtISO:《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和ISO《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中的定义。
记录: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
4、职责
4.1办公室负责记录的编号登记,制订和监督执行记录控制程序。
4.2各职能部门负责本部门的记录的设计编制、审核、收集、编目、存档、保管。
5、工作程序
流程图
记录的范围——记录的媒介形式——记录的编制、审定——记录的编号——记录的填写——收集和编目——贮存保管——查阅——处理——外来记录控制。
5.1记录的范围
5.1.1记录包括产品质量记录和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记录。
5.1.2控制的记录:
——检验报告;
——试验数据;
——鉴定报告;
——校准报告;
——统计报表;
——不合格品评审报告;
——考察和审核报告。
5.2记录的媒介可呈各种形式,如:书面形式、硬拷贝、电子媒介等。
5.3记录的编制、审定
各项程序使用的记录,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编制,经部门负责人审核签批,为规范记录规格,要求设计的记录尺寸大小符合三种规格:A3、A4复印纸、A4复印纸的二分之一大小。
5.4记录的编号
5.4.1为保证记录具有唯一编号,每一记录表式均应有唯一的编码,记录经批准后报办公室统一登记编号,并保存表样档案,装订成册编目编制《记录分类清单》。
5.5记录的填写和报送
记录填写由记录使用单位负责填写。按记录表式和规定内容填写,不能漏填和涂改,空白处应填“无”或“/”;若确需修改,修改者应签名。每份记录应由填写者编上顺序流水号。某些应流转的记录按相应程序报送接收部门。
5.6收集和编目
记录由各部门负责归集整理。归集的记录应包括本单位填写签发的和本单位接收的两类,均应指定记录保管责任人,建立《记录分类清单》,以便查阅。
5.7贮存保管
各职能部门应将管辖范围内的记录妥善贮存保管。
记录保存期限规定:法规和合同有要求时,按法规合同要求;法规和合同无要求时,记录保存期不得少于三年。
5.8查阅
5.8.1在保存期内,由需查阅者提出申请,经记录各归口部门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查阅。
5.8.2若合同有要求时,根据合同要求,可提供给需方查阅合同规定的记录,但需凭合同文本办理查阅登记。
5.9处理
已超过保存期的记录,由部门文件管理员填写“文件销毁申请单”,经部门负责人审批后,文件管理人员负责销毁,并作销毁记录。
5.10外来记录的控制
原材料外购物资的供方记录由采购部负责收集、保存;供方产品质量证明资料由采购部负责收集、保存。
5.11记录的审核监督
办公室通过内部审核对各单位有关记录控制活动是否按程序要求实施进行监督审核。
6、引用文件/相关标准
6.1GB/T-idtISO:《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6.2JWRJ/QM:《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手册》
6.3JW/QP-01-《文件控制程序》
6.4ISO《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7、记录
7.1《文件销毁申请单》保存期三年
7.2《记录分类清单》保存期三年
文件编号:JWRJ/QP03—版本/修订状态:A/1
沟通控制程序
1. 目的
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及反馈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信息,作好信息管理,以利于食品质量安全的控制。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部信息的沟通与处理,以及与外部各方的信息交流。
3. 职责:
3.1生产部、办公室、营销部、采购部、品控部等部门负责对相关方信息的收集。
3.2各部门负责工作范围内信息的传递与沟通。
3.3办公室负责统筹公司对内、对外相关信息的传递与处理,并保存和管理相关的信息。
3.4总经理负责紧急信息的处理。
4. 工作程序
4.1工作程序图
4.2信息的分类
4.2.1外部的信息包括;
a.国家或地方疾控中心、工商局、环保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卫生监督局、商检局、公证行、认证机构等监测或检查的结果及反馈的信息;
b.政策法规标准类信息,如食品安全相关法规标准、环境法律法规、质量法律法规、条例、产品标准、材料和产品卫生标准等;
c.相关方(顾客、供方、废物收购方、计量单位、媒体等)反馈的信息及其投诉等;
d.其它外部信息,如各部门直接从外部获取的有关环境、质量改进技术、质量管理等方面的信息。
4.2.2内部信息包括:
a.正常信息,如产品、原辅料、生产系统和设备、生产周围环境、清洁卫生计划、产品包装贮存和分销体系、法律法规要求、职责权限、与食品质量安全危害和控制措施有关的知识、顾客和行业及其它要求、与产品有关的健康危害、有关相关方的问询、方针、目标(指标)、完成情况、监视和测量记录、内部审核报告、管理评审报告、HACCP计划、影响食品安全的其他条件以及体系正常运行时的其它记录等;
b.(潜在)不符合信息,如体系内部审核的不符合报告,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等;
c.紧急信息,如出现重大产品质量、卫生安全事故、火灾、洪涝灾害等情况下的信息与记录;
d.其它内部信息(如员工的建议等)。
4.3信息的收集,处理与沟通工具
信息采用书面资料、记录、公告栏、讨论交流、、声像设备、通讯、互联网等沟通或方式予以传递。
4.3.1外部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4.3.1.1办公室、品控部分别负责国家或地方疾控中心、工商局、环保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卫生监督局、商检局、公证行、认证机构等监测、检查结果及反馈信息的收集、由办公室传递到公司相关部门,当监测或检查结果出现不符合情况时,按照《纠正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处理。
4.3.1.2政策法规标准类的资料信息由办公室负责收集、更新、整理,并保存,详见《文件控制程序》。
4.3.1.3采购部、品控部分别负责与原材料、零部件、外协件供方、运输公司、计量所等服务供方进行信息沟通,对其提供的产品质量、卫生安全、环境因素施加影响,营销部负责与顾客的信息沟通,以满足顾客各方面的要求;办公室负责与公司上级主管部门、媒体等的沟通,了解相关的信息。对上述相关方投诉的处理详见《纠正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当对方有要求时,应在一周内给予解决或答复;上述相关方反馈的其它信息,可由对应部门以《信息沟通处理单》的形式传递给管理者代表或或食品安全小组组长组织处理。
4.3.1.4生产部负责对涉及重要环境因素、产品卫生安全等外部信息的获取,并立即反馈给管理者代表组织或食品安全小组组长处理,当需要有答复时,应在二天内以《信息沟通处理单》的形式予以答复。
4.3.1.5各部门直接从外部获取的其它类信息,如质量改进技术,质量管理信息等,在一周内以《信息沟通处理单》反馈到办公室,由其负责分类、整理,根据需要传递到相关部门。
4.3.2内部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4.3.2.1正常信息的处理:各部门依据相关文件的规定直接收集并传递日常信息;管理者代表按照相应程序文件的规定向有关部门传递一体化方针目标及其完成情况、内部审核结果、更新的法律法规等信息。
4.3.2.2(潜在)不符合信息的处理详见《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4.3.2.3紧急信息参见《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4.3.2.4其它内部信息,提供者可用《信息沟通处理单》反馈给管理者代表进行处理。
4.4只有被指定的人员(以文件的形式规定)才能进行有关食品安全信息的外部沟通。通过外部沟通获得的信息应作为体系更新和管理评审的输入。
4.5各种信息的反馈与处理,应确保食品安全小组成员及相关人员及时获得。
4.4对运行过程中各类记录的控制,详见《记录控制程序》。
4.5各部门对接收传递的信息予以登记。
5、相关文件
5.1《文件控制程序》
5.2《记录控制程序》
5.3《纠正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5.4《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5.5《信息沟通人员及权限》
6、相关记录
《信息沟通处理单》
文件编号:JWRJ/QP04—版本/修订状态:A/1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1.目的
对本公司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HACCP)有计划地组织管理评审,确保HACCP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组织自身发展的需要,保持HACCP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HACCP的管理评审。
3. 职责
3.1总经理亲自主持管理评审工作,批准管理评审计划和管理评审报告。
3.2管理者代表/食品安全小组组长编制管理评审计划,报HACCP运行情况。
3.3办公室是管理评审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准备管理评审材料.对管理评审所采取的改进措施的跟踪验证。
3.4各有关部门准备与本部门有关的评审资料,并根据评审报告的要求制定实施本部门的改进措施。
4. 工作程序
4.1总经理亲自主持,管理者代表或食品安全小组组长、.副总.、各部门人及其他有关人员参加,召开管理评审会议进行评审。
4.2评审频次
正常情况下,每年进行一次管理评审,两次管理评审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遇到特殊情况,由总经理决定可追加管理评审。特殊情况是指:
a)企业组织机构、资源配置、产品范围发生圈套变化时;
b)外部环境、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方向和产品方向时
c)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或由于质量问题引起顾客投诉时:
d)第二.三方审核等。
4.3 管理评审计划
管理者代表或食品安全小组组长于每年年初编制本年的管理评审计划,内容包括:评审目的、范围、频次、时间和评审方式等,年度管理评审计划由总经理审批;品控部根据年度管理评审计划编制具体的管理评审计划,内容包括:评审范围、时间、参加人员和内容安排等。管理评审计划由总经理批准。
4.4 评审输入
管理评审输入包括以下内容:
a)审核结论。通过内、外审结论及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效果,评价HACCP的适宜性.有效性以及职责分工、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b)顾客反馈。根据市场信息.服务反馈,顾客满意测量结果等评价满意和不满意的程度
c)过程的业绩。通过过程控制效果及过程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来评价过程的业绩是否令人满意;
d)产品符合性。产品的实际质量是否符合顾客要求.法律法规要求及组织的自身要求;
e)食品质量安全方针、目标以及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对预防和纠正措施实施的结果进行评审,以决定是否修改现有的体系文件
f)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的实施情况;
g)由于内部或外部等而需对产品.过程或体系改进的建议等;
h)验证活动结果的分析;
i)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环境变化;
j)紧急状况、事故和撤回;
k)评审结果和体系更新活动.。
4.5 评审输出
4.5.1 通过评审得出结论,行政中心编制管理评审报告,内容包括:
a)评审目的
b)评审时间.地点
c)参加人员
d)评审内容
e)记录表单审核过程.结论及改进措施等。
4.5.2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与以下方面有关的任何决定和措施:
a)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过程及相应文件的改进需求;
b)食品安全保证;
c)资源需求;
d)组织食品质量安全方针和目标的修订;
e)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
f)对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总体评价。
4.5.3管理评审报告,经总经理批准后下发至有关部门。
4.5.4行政办公室负责保存管理评审的有关记录。
4.6 管理评审改进措施的实施
办公室组织责任部门制定改进措施计划,责任部门负责实施,并进行跟踪验证总结措施的完成情况。
4.7 由于管理评审结果引起文件更改时,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5记录
《管理评审计划》
《管理评审报告》
《管理评审通知单》
文件编号:JWRJ/QP05—版本/修订状态:A/1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1.目的
确定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做出响应,并防止和解决可能伴随的食品安全影响。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各种紧急事故的准备、处置工作。
3.定义
紧急事故是指不可预见而实际有可能发生的对食品安全和卫生造成重大影响的事故,如火灾、化学品爆炸、台风暴雨、生物恐怖主义、阴谋破坏、能源故障、直接环境的突然污染、新的危害、不科学的媒体宣传等。
4.职责
4.1管理者代表:负责日常的消防安全、台风暴雨、能源故障、直接环境的突然污染、新的危害、不科学的媒体宣传的预防和管理。
4.2品控部:负责对以上紧急事故造成的食品安全卫生问题进行记录、分析和组织处理。
4.3食品安全小组组长:负责组织识别紧急状况,以及配合制定必要的应急预案。在紧急事故中对食品安全卫生等问题统筹和协调,并作最终批准。
5.作业内容
5.1紧急状况识别
食品安全小组组长组织相关部门对可能存在的紧急状况进行识别。
5.1.1识别时机:
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时;
每年年底;
生产环境有变化时;
对本公司产品有影响的重大社会事件发生时;其他。
5.1.2参加人员:
食品安全小组小组成员;
相关部门;
必要时,请有关专家。
5.2公司可能存在的紧急状况:
火灾;
突然停电;
突然停水;
生产时,锅炉设备出现故障;
生产时,变压器设备出现故障;
生产时,发生触电安全事故;
传染病爆发;
化学物品意外;
食物中毒;其他。
5.3应急预案的编写和培训
管理者代表组织相关部门对识别的紧急情况进行相应的紧急预案编写,经评审后,报总经理批准生效。管理者代表督促办公室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所有应急预案,并每年必须重新学习一次。新入职的员工培训内容包含相应的应急预案。
5.4应急预案演练
管理者代表依据生产情况或社会
4.2生产设备的控制
新购设备是否合适由生产部负责鉴定和验收、认可和编号。
对原有设备由生产部规定各设备的使用、保养、维护方法,并定期进行维修,同时负责监督和管理使用部门的日常使用、维护的实施工作。具体执行《生产设施设备维修保养控制程序》。
4.3生产工艺流程
4.4作业计划的控制
生产部依据公司的目标及全年总计划的原则来编制生产年计划、月计划,并依据销售情况制定生产部门的日作业计划。月计划制定后报总经理批准,下发至生产车间实施。
4、5生产现场环境控制
各车间、各工序的现场依据所制定的《卫生标准操作控制程序》要求实施生产环境现场控制,物料、产品码放整齐,地面设备干净;
4、6物料控制
生产物料的领用依生产所需填写《出库单》,并经车间保管员签字。所有物料必须是经检验合格或让步接收的产品。过程产品按《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要求做好产品编号和检验状态编号;
4、7作业过程参数控制和产品特性监控
在作业过程中,品技部负责作业过程中关键参数的控制和过程测试的控制,并将测试结果及时反馈到生产部门,以便及时对生产予以调整;现场操作人员经实际操作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在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并负责做好操作原始记录和过程检测。具体执行《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品技部控制好生产过程中的检测设备,执行周检规定,各种检验仪器处于有效控制期。
4、8对过程和设备进行认可
当质量特性要求有变化,质量出现重大波动时,对过程能力不足的过程和设备进行调研分析,寻找主要原因采取相应纠正措施,并经过验证认可。
4、9特殊过程的控制
特殊过程的控制方法:由品技部对特殊过程进行确认及审批,制定工艺规程。生产部对操作规程进行定时、适时检测和记录。办公室和各用人单位负责对特殊过程人员进行配备、培训和资格考核。特殊工序操作人员凭证上岗,工艺参数进行连续监控。
5、支持性文件
《生产设备和基础设施管理程序》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6、记录
《生产计划通知书》
《生产日报表》
《生产记录表》
《车间温度记录》
《出库单》、《入库单》
文件编号:JWRJ/QP12—版本/修订状态:A/1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1目的
以适当的方式对产品和产品的状态进行标识,防止产品的混淆和误用,在有可追溯性要求的场合,实现可追溯性。
2范围
适用于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不同产品的标识和各种状态的标识的管理。
3职责
3.1品技部负责对所有需标识物的认定及产品状态标识的判定,并负责组织追溯性活动。
3.2生产部负责组织对所有物资的产品标识和状态标识。
4工作程序
4.1产品及状态的标识
4.1.1产品以包装材料进库验收单、生产流程质量记录、成品包装为标识。
4.1.2进库验收单、生产流程质量记录,由技术部设计制作。
4.1.3成品包装标识由公司设计制作,办公室和采购部保存样稿。
4.1.4包装材料进公司验收后仓库保管员正确填写进库验收单,记录品名、数量、批号或进公司日期。
4.1.5车间各工种人员在流程中按岗位工艺要求正确填写生产流程质量原始记录。
4.1.6成品进库后,仓库保管员按不同产品分区堆放,按《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产品进行状态标识,分别以合格、不合格、待检、待判为标识,发放合格产品。
4.2产品标识的管理
4.2.1公司品控部定期对产品过程标识进行检查。
4.2.2包装材料进库验收单由仓库保管;原料验收单、生产流程中的质量记录由品控部保管。
4.3产品可追溯性
4.3.1当合同有需要或批量质量事故时,对产品实现过程进行追溯。可追溯性系统应能够识别直接供方的进料和终产品分销至直接分销方的情况。
4.3.2成品按包装上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批号)、生产公司名进行追溯。
4.3.3产品实现过程按质量记录进行追溯。
4.3.4包装材料按领料单、验收单进行追溯。
4.4发货记录
4.4.1原料库在发货时应详细记录原料的进行货批号。
4.4.2成品库在发货时应详细记录产品名称、产品的生产批号、发货日期、发货目的地及客户名称等。
4.4对于需要回收的产品,依据标识和各种记录进行追溯并实施回收,具体按《产品回收控制程序》执行。
5相关文件
5.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2《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JWRJ/QP13—版本/修订状态:A/1
关键控制点监控控制程序
1.目的
为确保加工始终符合关键限值,跟踪加工过程,保证出公司产品的卫生和安全。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HACCP计划中关键控制点及纠偏行动的监控。
3.职责
3.1品技部确定各类产品关键限值,负责车间关键控制点的监控。
3.2品技部负责不合格品评审、纠正预防措施的检查和指导工作;
3.3各车间品控员负责本车间关键控制点的跟踪和监控,纠正预防措施的落实;
4.工作程序
4.1监控对象:监控的产品、测量加工过程的工艺参数。
4.2监控方法
4.2.1对于定量的关键限值,一般用物理或化学的检测方法;常用的是观察和测量方法,微生物的检验方法由于时间长一般只作为辅助监控手段。
4.2.2要根据监控对象和监控方法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监控设备。
4.3监控频率
4.3.1当实施连续监控时,应连续观察并做好定期检查记录,发现问题随时记录。
4.3.2当实施间断监控时,应尽量缩短监控的时间间隔并做好记录,以便及时发现可能的偏离。
4.4监控人员
4.4.1关键控制点的监控由各关键控制点的岗位操作人员实施,HACCP小组成员进行抽查。
4.4.2关键控制点的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经过HACCP相关知识培训,完全理解CCP监控的重要性,如实记录监控结果,且工作认真负责。
4.4.3监控人员的任务是随时向HACCP小组成员报告所有不正常的应急和偏离关键限值的情况,以便恰当地进行调整和实施纠偏行动。
4.4.4对不同关键控制点的监控详见附录《HACCP体系关键控制点监控一览表》。
4.4.5纠偏行动
4.4.5.1当监控结果显示关键限值有偏离时,HACCP小组成员应及时采取措施将发生偏离的参数重新控制到关键限值的范围内;同时要采取相应措施防止这种偏离的再发生,其具体按《纠正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实施。
4.4.5.2对偏离期间加工的产品的确认;
4.4.5.3成品生产批次、偏离时间段的成品批量;
4.4.5.4通过资深工程师的评估和理化微生物检测确定成品是否存在或潜在安全危害;
4.4.5.5对存在或潜在安全危害的不合格品进行评审确定处理意见,具体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5相关文件
5.1《HACCP计划表》
5.2《HACCP体系关键控制点一览表》
5.3《纠正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5.4《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5.5《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JWRJ/QP14—版本/修订状态:A/1
顾客满意测量控制程序
1. 目的
不断提高产品及服务质量,明确和满足顾客现在和将来的要求,最终达到顾客满意。
2. 范围
适用于饮用本公司卤鸭肉系列产品的顾客满意度测量调查和评价。
3. 职责:
3.1营销部负责公司产品顾客满意度的调查。
3.1.1负责顾客提供信息的收集、整理、反馈,制定相应的措施,以持续满足顾客的要求。
3.1.2负责产品顾客满意度的调查评价。
3.1.3负责顾客满意度的统计分析。
3.1.4营销部保存公司所有顾客满意度调查资料,及所有顾客投诉、处理等记录。
4. 工作程序
4.1营销部组织培训调查人员将《顾客满意调查表》送达顾客处进行调查,并回收。
4.2营销部负责调查表回收率应在70%以上,以确保调查结果具有代表性。
4.3顾客的投诉作为顾客不满意的一种信息,由营销部收集后给品控部及生产部门。
4.4各部门/单位将收集到的各种顾客信息及时反馈到营销部、品控部、生产部、总经理。
4.5对客户调查结果分析
4.5.1营销部对收集的调查表,采用分级法和计分法进行分析。分级法按顾客的满意度可分为五级,满意、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不满意。计分法:将级度用分数来表示。评分标准,不满意为0分;不太满意为30分;一般为60分;较满意为80分;满意为分。
4.5.2营销部负责每份调查表的统计汇总依据附件一计算出平均分,结合销售人员的评价意见提出评价报告。
4.6纠正改善和持续提高,出现以下情况时,责任部门加以改进并作出改正对策。
4.6.1对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需要改进的项目。
4.6.2顾客满意度低于80分时,则有必要召开会议对调查表中的事项和其他相关事项进行确认分析改进,分清责任归属。由相关部门查明原因拟订改进方案。
5相关文件:
5.1《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
6记录
6.1顾客满意调查表
本程序文件解释权属营销部
附件一:顾客满意度测量评价指导书
一、顾客满意度程度等级
等级内涵分值
1、满意:激动、满足、感谢分
2、较满意:称心、赞扬、愉快80分
3、一般:有好感、基本肯定、无明显负情绪60分
4、不太满意:烦恼、抱怨、遗憾30分
5、不满意愤怒、投诉、反宣传0分
二、顾客满意度评价指标
产品属性经销商权值顾客权值
1、质量0..6
2、价格0..1
3、服务0..2
4、品牌0..1
5、交货期0.15
三、顾客满意度计算方法
1、产品质量满意度:
A=(*n1+80*n2+60*n3+30*n4+0*n5)/(n1+n2+n3+n4+n5)*%
注:n1表示满意的顾客数
n2表示较满意的顾客数
以下为此类推
2、产品价格满意度
B=(*n1+80*n2+60*n3+30*n4+0*n5)/(n1+n2+n3+n4+n5)*%
3、服务满意度
C=(*n1+80*n2+60*n3+30*n4+0*n5)/(n1+n2+n3+n4+n5)*%
4、品牌满意度
D=(*n1+80*n2+60*n3+30*n4+0*n5)/(n1+n2+n3+n4+n5)*%
5、产品交货期满意度
E=(*n1+80*n2+60*n3+30*n4+0*n5)/(n1+n2+n3+n4+n5)*%
四、综合顾客满意度
经销商:M1=0.50*A+0.15*B+0.10*C+0.10*D+0.15*E
顾客:M2=0.60*A+0.10*B+0.20*C+0.10*D
五、顾客满意度:M=0.40*M1+0.60*M2
文件编号:JWRJ/QP15—版本/修订状态:A/1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1、目的
对公司各部门所开展的食品质量安全活动及其结果是否符合体系文件要求,能否达到食品质量安全方针预期目标,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检查评价,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运行,并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改进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部审核工作,工作方法也适用本公司对供方的第二方审核。
3、术语
3.1审核: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3.2管理体系: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本公司的管理体系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4、职责
4.1行政办公室负责内部审核的组织实施工作,制订实施审核计划,监督和验证纠正措施的实施和组织因纠正措施引起的文件更改。
4.2管理者代表任命审核组长、审核员。
4.3审核员对实施审核计划报告审核结果和对审核结果的客观公正性负责。
4.4审核组长负责被指定的审核组工作。
4.5各部门对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项,负责制订纠正和预防措施计划,并组织实施。
4.6行政办公室负责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的培训考核和管理。
5、工作程序
5.1由行政办公室制定“年度审核工作计划”,于每年元月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一般情况下每年度进行一次内部审核,特殊情况下追加频次。
5.2年度审核工作计划的内容,包括审核目的的范围、审核时间安排、审核的频次。
5.3审核准备
5.3.1预定审核的前十天由管理者代表根据审核部门及工作内容任命具有内部审核员资格的合适人选担任审核组长,由审核组长负责该审核的具体组织工作。本项活动的具体操作由品控部负责。
5.3.2审核组由2人或2人以上组成,由审核组长选派具有内部审核员资格且与被审核区域无直接责任者担任审核组成员,由品控部负责通知审核员所在单位。
5.3.3行政办公室准备好审核所依据的文件,并在审核实施前,由审核组长组织审核员熟悉被审核方的有关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文件等审核依据文件,分配审核任务,制订检查表和审核实施计划。
5.3.4由审核组长提前一星期向受审部门发出《审核实施计划》。
5.3.5审核实施计划的内容。
受审核的部门、审核的目的、范围、日期、审核人员、依据的文件、审核的主要活动内容及时间安排,一般由首次会议、审核实施、审核组内部会议和末次会议四个阶段构成。
5.3.6受审部门收到《审核实施计划》以后,如果对审核日期和审核的审核员有异议,可在两天之内通知审核组,经过协商可以再行安排。
5.3.7受审部门接到审核实施计划后要确定陪同联络人员,并作好准备工作。
5.4审核实施
5.4.1审核的具体内容按照《审核实施计划》和《审核检查表》进行,见面会要求部门领导和联络员参加。
5.4.2审核员通过交谈,查阅文件,检查现场,收集证据,检查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认真作好审核记录。
5.4.3现场发现问题时,应当场让该项工作负责人(或联络员)确认,以保证开具不合格项报告单时能够完全被理解,有利于纠正。
5.4.4审核结束后,由审核组长召开审核组成员会议,根据不合格客观证据,填写不合格项报告单,对部门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价,然后召开有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参加的总结会议,报告审核结果,并把不合格项报告单一份报品技部,一份交被审核部门。
5.5《审核报告》
5.5.1审核结束的第二天,由审核组长或其授权的审核员编写部门《审核报告》,整理审核资料。审核报告经审核组长确认后签字,报送管理者代表及有关部门。
5.5.2《审核报告》的内容:
受审核的部门、审核目的、范围、日期、审核依据的文件、审核员、受审核部门主要参加人员、审核综述、不合格项及纠正要求,明确提出必须采取纠正措施的不合格项。
5.6《审核报告》的发放范围:
总经理、管理者代表、行政办公室、受审核部门、不合格项所涉及的相关部门。
5.7受审核部门在收到不合格项报告和审核报告后,近期内应对不合格项实施纠正。对不能在短期内纠正或必须采取纠正措施的不合格项,由责任部门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交给审核组备案。
5.8由行政办公室按《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中的工作项目和期限进行跟踪检查,并验证和记录纠正措施引起的文件更改工作。
5.9《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的发放与本程序第5.6条款相同。
5.10内部审核中使用的全部记录,由审核组长移交品控部按照本公司《记录控制程序》进行保管,包括:审核实施计划、检查表、不合格报告、审核报告、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等。
5.11内部审核员的资格和管理。
5.11.1培训与任命注册
内部审核员由咨询公司/认证公司负责组织培训考核结业,具备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员和内部食品安全体系审核员条件,报管理者代表任命,由人事部门注册登记,方可进行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审核。
5.11.2审核员具备的条件:
a、大专以上学历,并有一定的企业工作经验,并熟悉GB/T
b、自觉遵守纪律,易于合作;
c、诚实、公正、负责;
d、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包括文字和口头)。
5.11.3内审员的管理
行政办公室每年把内审员参加内审工作情况业绩报办公室,行政办公室在注册登记记录上予以记录,作为使用考核依据。
6、引用标准/有关文件
6.1本公司《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
6.2GB/T-idtISO:《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6.3ISO《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7、记录
7.1年度审核工作计划
7.2内部审核报告
7.3审核检查表
7.4审核实施计划
7.5不合格项报告
7.6不合格项分布表
7.7签到表
文件编号:JWRJ/QP16—版本/修订状态:A/1
产品监视与测量控制程序
1.目的
对原辅材料、在制品和成品的特性实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全过程的原辅材料、在制品、成品的监视与测量控制。
3.术语
本程序术语定义采用GB/T-idtISO:《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定义及下列定义:
3.1不合格
未满足要求。
3.2在制品
在生产过程中,正在进行加工或待检查验收的制品。
4.职责
4.1归口管理部门
归口管理部门为品技部,其中化验室主要职责是对产品的监视与测量进行策划与管理,负责制订检验计划和检验与试验规程;对原辅材料、在制品和成品按检验规程进行检验和试验,并按规定报告检验和试验结果;同时还负责原辅材料、在制品和最终产品的监视与测量。
4.2协助管理部门
本程序协助管理部门为生产部、采购部等,其主要职责是参加审评活动,提出产品监视与测量结果的评审意见,同时负责对本部门进行自检、巡回检查和试验。
4.3配合管理部门
本程序配合管理部门为各生产车间、原辅材料仓库、成品仓库,主要职责是按照原辅材料、在制品、成品监视与测量评审意见进行处置。
5.工作程序
5.1检验和试验人员的资格
检验和试验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5.2原辅材料的监视与测量
5.2.1品技部负责对原辅材料根据国标和企标制定原辅材料验收标准。
5.2.3原辅材料进公司后,由库管员通知品控部/化验室取样,检验合格后办理入库手续;验证内容包括:材料名称、生产公司家、数量、生产日期或批次、合格证、检验报告等(必要时必须索取工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税务登记证等),并填写原辅材料验证记录。不合格的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3在制品的监视与测量
5.3.1品技部负责制定在制品的检验规程,包括测量点的设置、检测的特性与指标、检测频次和测量工具等。并负责按检验规程对在制品进行监视与测量,及时报告结果和保存好有关记录。不合格的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3.2各车间负责对过程进行自检、巡回检验和完工检验,未经检验合格的在制品不得转序。出现不合格时,作好标识及时隔离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执行。
5.4最终产品的监视与测量
5.4.1品技部负责制定成品的检验标准及抽样规定,并负责实施。未经检验和试验或经检验和试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得出公司。出现不合格时,应作好标识及时隔离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5.4.2产品出公司合格证由经授权的打包组签发。
5.4.3必须在其他检验均合格后才能进行成品检验和试验
6.引用标准/有关文件
6.1GB/T-idtISO:《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6.2ISO《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6.3JWRJ/QP-17-《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7、记录
7.1《进货验证记录》
7.2《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
7.3《微生物检验报告单》。
7.4《原材料验收监控记录(CCP1)》
7.5《成品检验记录》
文件编号:JWRJ/QP17—版本/修订状态:A/1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1.目的
对不满足规定要求的原辅材料、在制品和成品实行控制和处理,防止不合格品非预期使用或交付。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全过程的原辅材料、在制品、成品不合格的控制。
3.术语
本程序术语定义采用GB/T-idtISO:《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定义及下列定义:
3.1不合格
未满足要求。
3.2在制品
在生产过程中,正在进行加工或待检查验收的制品。
3.3返工
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3.4特裁
对有轻微瑕疵或处理后可接受的措施。
3.5关键限值
区分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的判定值。
4.职责
4.1归口管理部门
4.1.1程序归口管理部门为品技部,其主要职责是对不合格品进行鉴别、记录、报告,并组织不合格品的评审。
4.2协助管理部门
4.2.1本程序协助管理部门为生产部、生产部及各车间等,其主要职责是参加评审活动,提出不合格品的处理评审意见。
4.3配合管理部门
4.3.1本程序配合管理部门为各生产车间和原辅材料库,主要职责是按照原辅材料、在制品或成品不合格的评审意见进行处置。
5.原材料不合格控制
5.1流程图
5.2原辅材料经过检验和试验不合格时,检验人员在《进货验证记录》上做出不合格判断,并书面通知仓库保管员对该批原辅材料悬挂或张贴“不合格品”标牌,使其处于隔离冻结状态。
5.3《进货验证记录》经检验人员本人签字确认后,交品控部组织评审。
5.4品控部填写《不合格品处置单》,按公司原辅材料验收规范提出处理意见,报生产部使用部门、采购部会签,由副总审批。
5.5经审批后的《不合格品处置单》复印后,随同《进货验证记录》由品控部反馈到品控员、采购部。
5.6各责任部门按处理单意见作出相应的处理。
5.6.1退货:
由采购部通知供方,凡有公司标志的包装物需做破坏性处理再退货或就地销毁。
5.6.2剔除:
由采购人员通知客商剔除后,再重新办理入库。
5.6.3扣价、扣量:
由财务部门财会人员处理,采购人员通知公司商改善,检验人员进行质量追踪。
6.在制品不合格的控制
6.1品技部检验人员对工序中在制品进行检验和试验发现不合格的,及时通知所在工序班长,查找原因,并停机处置。
6.3待设备调试符合要求后,重新进行少量生产,品技部检验人员对生产状况进行验证合格后,恢复正常生产。
6.4已完成生产部分成品进行隔离,根据成品不合格品流程进行执行。
7.不合格成品的控制
7.1流程
不合格成品━→检验━→处置━→复检。
7.2检验和试验中发现不合格的成品时,检验人员及时通知仓库悬挂或张贴“不合格品”标识,对不合格品实施标识和隔离。
7.3品控员对异常情况进行检验并作出判定,通知到仓库、生产车间等相关单位。
7.4仓库接到不合格的通知后,将不合格品退回生产责任单位。
7.5生产责任单位根据品控给出的处理意见,对需要报废的进行报废;需要进行返工的安排人员返工,返工后的产品重新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
7.6不合格的成品不得出库。
8.监视结果超出关键限值时的控制
8.1当关键控制点偏离关键限值或过程发生偏离时,相关单位应立即向品控部报告,经现场确认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这些措施包括:
8.1.1立即停产,分析原因,采取措施.
8.1.2分析原因,制订对策调整加工过程,使关键控制点和过程恢复处于受控状态.
8.1.3验证纠偏的效果和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9.潜在不安全产品的控制
9.1当出现受不符合影响的每批产品时,相关单位应立即向品控部报告,经现场确认立即采用大批量取样进行检验:
9.1.1若检验结果证实受影响的批次产品符合被怀疑失控的食品安全危害确定的可接受水平,此批次产品可以安全放行。
9.1.2若检验结果不能证实受影响的批次产品符合被怀疑失控的食品安全危害确定的可接受水平,此批次产品按如下活动之一处理:
a)对食品安全及品质不构成威胁、轻微影响的作返工全检处理;
b)重大影响的作销毁或按废物处理。
10.交付后不安全产品的控制
11.1在已确认为不安全批次的终产品因其他原因出库后,应立即按《通知和撤回控制程序》实施。
11、引用标准/有关文件
11.1JWRJ/QM:《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手册》
11.2GB/T-idtISO:《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11.3ISO《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11.4JWRJ/QP-18-《撤回控制程序》
12、记录
12.1《进货验证记录》
12.2《不合格品处置单》
文件编号:JWRJ/QP18—版本/修订状态:A/1
撤回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健康,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或出公司,确保市场不合格产品能顺利撤回,对消费者不造成危害,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撤回的全过程。
3.职责
3.1归口管理部门:
本规定归口管理部门为品技部。
3.2协调部门:
本规定协调部门为生产部、营销部和行政办公室。
营销部主要职责是负责建立客户信息记录和档案及与客户的沟通和联系。
行政办公室主要职责是负责与有关行政部门联系,保证有关产品严重的信息得到及时的沟通。
HACCP小组组长负责对产品撤回制度计划的制定及整体组织,并担任撤回小组组长。
4.工作程序
4.1产品追溯/回收
顾客有追溯要求或产品回收时,依附录A《产品追溯/回收流程图》执行。
4.2产品回收的条件
若产品出现下列情况必须撤回:
a)如果产品极有可能引起食物中毒或导致死亡的,如食品受肉梭菌毒素的污染、含未标识的过敏原或人为投毒等。
b)能引发短暂性或可逆食物中毒的食品,如小金属片等。
c)含不会导致食物中毒的不良性微生物的食品,如细菌超标。
d)产品出现投诉:整批次有口味异常、外观异常等。
4.3建立健康和安全的投诉档案
营销部建立客户投诉服务电话热线,并对客户投诉进行登记,其内容包括:客户姓名、电话、家庭住址、投诉事件内容、回复及处理结果。形成记录并存档。
4.4不合格产品撤回的信息传达方式及方法
如果发生产品不合格,应该尽快将撤回信息通过报纸、电视台、广播、互联网、电话和信函等形式传达给消费者,回收信息的内容包括:标签信息、容器包装种类、规格型号、产品代码、事物图象以及公司的回收方式。
4.5撤回计划通报政府主管部门
如果发生产品不合格的投诉由营销部按规定要求进行回收,产品不合格后果严重的,如3.4a)及批量不合格需要制定撤回计划时,应立即通报当地政府主管部门,通报内容包括:
a)撤回原因
b)撤回产品的类别:名称、生产日期、批号
c)与撤回有关的产品数量,产品分布情况
4.6撤回产品的处理
对撤回的不合格产品作报废处理。
5.相关文件
5.1《记录控制程序》
5.2《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3《仓库管理规定》
6.记录
6.1《出库单》保存期一年
6.2《产品销售台帐》保存期一年
6.3《原辅料出入库台帐》保存期一年
6.4《产品回收记录》保存期一年
7、附录A《产品追溯/回收流程图》本程序文件解释权属营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