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冷冻设备 >> 冷冻设备市场 >> 中医经络的本质是什么
中医的基础理论之一就是经络学说,如果这个理论被否定,那么中医就可能被认为是不科学的。因此,证明经络学说的客观存在就成了中医证明自身科学性的关键。但现在问题在于,经络是否真的存在,以及如何用可重复的科学实验来证明其存在。毕竟,现代人更加相信科学。我研究系统科学,可以通过该学科基础理论推导出经络的本质,并且通过科学实验来重复证明经络的存在。这样一来,中医理论的科学性就可以得到证明。
根据系统科学的推论,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区别在于生物具有一种特殊的普遍联系方式和一种全新的自然力。这种普遍联系方式的物质基础是全身连续存在的水分子,其中自由氢质子在水分子链上的快速运动是普遍联系的基础,而周期性的组织与离散包络在无机离子周围的有序水层是普遍联系的主要方式。因为经络是人体能量的主要运行通道,所以经络的本质就是组织液的循环通道。以神经冲动为例,虽然西方科学使用线性运动来解释它,但它的本质是非线性运动,因为所有信息在表现上都是一样的,这是非线性运动的特征。神经细胞膜上有许多微孔,水分子可以自由穿过,而比它更小的无机离子却无法自由穿过,因为它们根据自己的带电性吸引了大量水分子在它们周围有序排列,形成一个个秩序的大水包。这些水包的存在使得无机离子在细胞膜内外聚集,形成一个外正内向的电压差。但是,这个有序水层是靠氢键连接起来的,它最怕自由氢质子的破坏。当组织液中的自由氢质子达到一定数量时,它们会打破氢键,使包围在无机离子周围的有序水层迅速离散,体积变小,它们就会迅速穿过细胞膜,产生神经冲动。
显然,经络是指以水为基础的普遍联系,包括三个层次。微观层次是指连续在全身的组织液,中医学上有“全身无处不经络”之说。客观层次是指神经和血管,它们是维束管道,可以让能量在其中快速传递。中间层次是指西医学上的微循环,即中医学上的十四经脉。由于经络没有管子,是组织间隙,因此,一旦解剖开造成组织液流失,经络就和周围组织混为一体,变得无法观察。为了确切地观察经络的存在,必须把组织液封在其中。例如,使用法国人发明的同位素示踪方法,在穴位注入同位素并从体外观察其运动方向,就会发现其路径与经络一模一样。
当然,要在解剖状态下观察到经络的客观存在,必须使用冷冻方法将组织液封裹其中,然后在低温下切片观察。冰柱的形状与经络路线一致,证明了经络路线的客观存在。可惜的是,尽管中国有许多科学家和先进设备,但至今仍未证明经络的客观存在,这导致中医理论一直被视为“不科学”,影响着国民对中医的接受。究其原因,中医整体缺乏理论创新,无法用理论来指导对经络的认识,只能靠碰运气来探索经络。现在,证明经络客观存在的时机已经到来,只要按照我提出的方法进行科学实验,就能确定性地证明经络路线的客观存在。一旦经络理论被证明,中医的科学性基本上就得到了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