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设备

关于冷库间接制冷系统,这篇文章说的最清楚

发布时间:2025/2/27 10:00:43   
北京市中科医院 http://www.ykhongye.com/yyjs/

制冷技术在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且应用广泛,已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应用技术。近年制冷技术在冷链行业的应用得到快速发展,然而“安全”和“环保”两大难题对冷链物流、食品冷加工用制冷系统的选择和现有制冷系统的改造与升级产生了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国家关于制冷工程的“安全”和“环保”问题制定了明确的法律文件和行政法规,同时国际范围内也出台了相应的国际条约,二者共同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政策框架,所有工程行为都需要在这个框架下进行。

制冷工程的“安全”问题主要由安监政策规范进行约束,在过去十几年间,关于这一行业,国家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法律和一系列行政法规,如图1所示。法律法规对制冷工程项目的生产建设、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的生产使用有严格要求。同时对制冷行业所使用的常用制冷剂尤其是氨也作了严格使用要求,例如:禁止人员较多的生产场所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的空调系统;禁止新建、扩建冷链物流、食品冷加工设施采用HCFC类制冷剂。

在“环保”问题上我国也有成熟的环保政策规范,如图2所示。为保护臭氧层,国际社会签署了《蒙特利尔议定书》,经过国际社会的积极合作和努力,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实现了CFCs的全面淘汰,HCFCs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完全被淘汰。在臭氧层保护方面取得有效进展的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现阶段全球环境保护的首要任务。年10月,国际社会围绕温室气体HFCs的削减达成了新的基加利修正案。经过广泛协商,基加利修正案最终确定了包括Ra、Rfa、Rmfc、R32、R等在内的18种HFCs受控物质。中国等主要发展中国家,自年开始冻结,年削减10%,最终年实现削减80%。我国也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制冷剂替代品和替代技术,明确了总体淘汰战略和行业淘汰计划,提出了可操作的政策措施和监督管理制度,让我国制冷行业关于制冷剂的选择和使用有法可依。

氨是一种易燃、易爆、有毒、使人窒息的气体,具有较大的危险性。由于氨的价格低廉,制冷能效高所以在传统的大中型冷库制冷系统中均使用氨作为制冷剂。直接蒸发制冷系统中氨充注量过大,氨气泄露、爆炸的风险大大增加。近几年国内也有过冷库因氨泄露而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案例。在部分工程中,采用氨制冷系统的冷链物流和食品冷加工设施有可能不能完全满足现行国家安监政策,针对氨制冷系统安全性的问题,选择使用载冷剂进行间接冷却的制冷方式获得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797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