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备冻肉储存冷库资质条件》于年修订,修订后改称为《中央储备资质条件》,其中对冷库温度的要求见第四款第(二)条
应保证冷库库温稳定,库内空气温度应保持在-18℃以下,昼夜库内空气温度波动幅度不超过1℃,冻肉进出库的库温波动幅度不超过4℃。只有达到上述标准的冷库,才有资质承储中央储备肉。
然而,根据我们多年的经验,传统冷库维持如此的温度波动水平,并不容易做到。承储中央储备肉的冷库都是大型冷库,无法实现温度自动控制运行。
即使是小型的冷库,安装了冷库温度自动控制机组运行的系统,维持这一波动要求也不容易,因为温度控制器需要适宜的上、下限值区间,区间过少会造成制冷机组的频整启停,容易造成设备损坏。
中央储备冻肉为什么对承储冷库温度波动做如此严格的要求呢?食品在冷库储存过程中,难免发生干耗失重现象。食品发生干耗,不仅食品重量减轻,食品的风味品质都会下降。
研究发现,食品在冷库中储存,干耗发生的速度是不同的,以储存初期为更高,随后逐渐降低,储存达6个月后逐渐处于平稳。造成冷库冻肉发生干耗的原因很多,而冷库温度的波动是干耗的主要原因。
为了确保食品的质量,中央储备肉管理制度规定储备肉的储存期为4个月,实行循环储放。4个月的储存期,正是食品干耗速度较高的时期。如果冷库温度不稳定,将对食品质量造成影响。
为了确保承储冷库温度稳定,降低食品的风干损耗,一方面通过资质审核方式,要求承储冷库温度达标,另一方面,实行“商品损耗费”定额管理,如果承储冷库温度波动过度,造成食品风干损耗过度,由承储企业自行负担。财政部在《储备猪肉财务管理办法》第八条列明:储备猪肉储备费用包括冷藏保管费、运杂费和商品损耗三项,储备费用实行定额管理,......商品损耗按照运输途耗4‰,保管库耗4‰,合计8‰计算。
承储冷库如果温度控制不能达标,库存商品4个月的风干损耗很容易超过4”的定额。根据商业部设计院《冷库制冷设计手册》第页表
3-43的数据,传统的冷库制冷方式,肉类在-18度冷藏库储存4个月干耗达1%,按一年周转三次,则一年的干耗约3%。以一万吨冷库的容量计算,一年食品因干耗损失的重量为吨*3%=吨,以食品单价20元/公斤计算,损失高达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