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冷冻设备 >> 冷冻设备市场 >> 张海涛智能硬件的未来趋势功能型产品向入
智能硬件,是继智能手机之后的又一个科技概念,是指通过软件和硬件结合的方式对传统设备进行改造,使其具有智能化的功能,具备连接能力,实现互联网服务的加载,具备大数据的附加价值。小到手表、手环、传感器,大到手机、电视、汽车,都可以看作是智能硬件,或者是智能硬件的组合。
如果要对智能硬件进行分类,我们可以按照智能硬件的使用场景分为智能穿戴类、智能家居类、医疗健康类、车载交通类等品类。
同时,我们也可以根据智能硬件的互联网化程度进行分类,分为功能型产品和入口型产品。
功能型产品,也称实用型产品。在未接入互联网的情况下,产品本身具有一种或多种功能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或者能够解决用户的难题;在接入互联网之后,能够实现远程控制,并且还能提供一些互联网服务。如洗衣机、冰箱、空调等产品。这类产品接入互联网更多体现的是M2M的数据价值。
入口型产品,产品的个体本身并没有物理功能,只有在接入互联网或者与其他设备连用时才能实现产品的功能,提供使用互联网服务,如智能手机、AR设备、智能电视等产品。这类产品与人的交互性强,互动体验强,当下的互联网服务比较丰富。
在智能手机发明以前,人们还处于功能机时代时,手机的用途只是打电话、发短信,并不是所谓的入口型产品,甚至可以看作功能型产品;同样,在传统家电时代,电视台播什么,人们看什么,并不能实现点播视频、语音控制的功能,也是功能型产品;手表以前只是看时间,现在可以记录运动、通信定位、视频通话、甚至移动支付的功能。
因此,所谓的功能型产品和入口型产品并不是一成不变,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而从功能型产品转化到入口型产品,也是有迹可循的,基本需要几个操作:
增加传感器,提取多维度数据。如在智能电视上添加摄像头、麦克风,可以录入图像、音频的,实现远程视频通话、多方视频会议;在冰箱中加入温度、适度传感器、摄像头,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冰箱食物的数量、保鲜保质信息,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冷冻、冷藏、保鲜、制冰。
增加屏幕,提升互动体验。智能硬件的发展一定是要满足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提高人类本身的舒适程度。人们从外界获取的各种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智能硬件加上屏幕,可以展示更多的信息,提升与人的互动体验。如智能音箱,带屏音箱要比无屏音箱更受消费者欢迎。
增加互联网应用,衍生更多价值。人们的当下生活已经离不开手机,并不是因为手机本身质量有多好,而是人们沉浸于手机提供的互联网应用,如电商购物、社交网络、游戏、短视频等。而其他智能硬件是否也能提供互联网服务,除了智能硬件产品本身,也要考虑智能硬件的普及程度。当下,一些互联网服务已经开始在智能电视端初具规模,如网络游戏、短视频、电商购物。同时,在人们规划的美好场景中,冰箱为用户提供健康食谱和营养禁忌,提醒用户定时补充食品等互联网服务。
其实在当下,智能硬件中的很多看似是功能型产品其实在充当着入口型产品的作用,而这些产品的展示屏幕、互联网服务被集合在手机中,如体重秤、体脂秤、血压计、血糖仪等健康类产品。这些智能硬件除了显示人的体重、体脂、血压、血糖的数据,还会根据数据结果去判断人的健康程度,会向人们推送一些合理的健康方案,而这些判断结果和健康方案就是一种互联网服务。
把功能型产品的智能硬件转化为入口型产品的智能硬件,并不仅仅是为了增加产品本身的功能,而是为了更多的去获取产品使用数据、用户交互数据,通过人工智能的算法,让产品更懂人,更好的服务人们的美好生活。
那么在未来,有哪些功能性产品可以有机会成为入口型产品呢?
净水器
家里常用净的水器不仅能够有效过滤掉水中的泥沙、铁锈、细菌、胶体、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甚至也把对人类有益的无机盐、金属离子、矿物质也一起过滤了,过滤出来就是纯净水。长期饮用纯净水会导致人体内的一些微量元素缺失,影响人体的代谢平衡。如果净水器能够自动监测饮用水中的各种细菌、大分子有机物及各种微量元素的多少,就可以实时向人们提供合理的饮水建议,并自动调节各级滤网的疏密程度、合理过滤方案。
洗衣机
目前的全自动洗衣机能够实现的是洗脱一体,能自动识别衣物重量而控制加水多少,而不能根据衣物的种类自动识别,采取不同的洗涤方式。我们知道,衣物的材质有麻布、化纤、丝绸、羽绒、皮革、雪纺等不同种类,洗涤时间、洗涤强度、洗涤剂添加量、漂洗次数是完全不同的,现有技术洗衣机只能手动选择一种材质程序进行洗衣,并没有充分考虑每一种衣物材质对洗涤的需求,对洗涤效果肯定会产生影响的,甚至破坏衣物的结构。如果这个问题能够解决,洗衣机甚至可以成为一种入口型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