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聊美的国际化。
从“全球经营”到“全球突破”,国际化始终是美的不变的战略。
从美的近几年的海外营收数据来看,已经连续5年超千亿,连续6年占比超过40%,美的国际化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
回想37年前,年5月17日,美的创始人何享健第一次出国,带领高管前往日本考察,这可以算是美的迈出国门的第一步。
从那一天开始,美的延续至今的国际化思路是怎样的?
37年来,美的在国际化道路上的探索,又是如何推进的呢?
—1—
一个字的国际化推进原则
如果只用一个字,来概括美的国际化推进的原则,那就是:稳。
不论是早期的产品出口、对外合作,还是后期的海外建厂、收购兼并,美的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原则很明确,就是务实、稳健。绝不做风险太大的事情,只做小风险、可承受的海外项目。
把“稳”字当头的原则,再展开一些,可以称之为“三不一小”,即“不背包袱、不抗大旗、不要冒进、小步快跑”。
●不背包袱
美的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经领先很多国内企业,率先开始做出口业务,年出口创汇达到万美元,年出口达到万美元。
即使在海外出口业务上领先同行,即使后来现金流充裕了,美的也仍然是老老实实先把OEM业务做好,并没有在海外做过多的硬件投资或品牌投入。
能先合作的就不自己重头开始,能先把产品卖出去就不轻易做自有品牌,能先建个办事处就不投资建厂,总之,走出去要积极主动,但不能因此给自己背上包袱。
●不抗大旗
进入21世纪,中国企业纷纷“出海”。
年,海尔的美国工厂正式投产。
年,TCL大举收购法国汤姆逊。
年,联想收购IBM,上演“蛇吞象”。
一时间,中国企业进军国际的号角似乎已经吹响。
外部的声音、内部的讨论,也提出美的作为白电行业的领军企业,应该要加大动作。
然而,何享健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在内部强调“要研究学习国际化的标杆企业,但绝不能离开美的实际去走国际化。”
实际上,美的在年就曾打算在越南建风扇厂,但经过论证后,最终放弃了。因为经过调研发现,越南表面看有工资低等优势,但产业配套能力极差,制造的综合成本未必比中国低。
越南,成为美的第一个海外生产基地,要等到10年之后,也就是年,那一年美的营收达到亿。
不抗大旗,坚持从自身实际出发。
●不要冒进
年,何享健在接受《南方都市报》的采访时,谈到美的国际化的问题,“美的走国际化道路是顺势而为,水到渠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个脚印都踏踏实实。”
这种踏实、稳健,除了上面说的,年没有冒然在越南建厂以外,年又主动放弃收购GE家电,包括在谈到海外自有品牌出口时,何享健也非常冷静地说道,“我们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使用自有品牌,但在世界大部分国家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OEM上,因为还没有能力出口自有品牌。七八年前,很多企业在海外推广自有品牌,大都以失败告终。即使我们用十亿元在国外打品牌,也起不了明显的作用。”
不冒进,不盲目乐观,不头脑发热,这在国内市场一片大好、美的自身也高速发展的时期,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何享健对于国际化,从来没想过毕其功于一役,而是始终能够理智地认识到,“中国家电企业的国际化道路还很长,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能太急。……我的想法是,先踏踏实实把产品做好,做出口。……要练内功,强身健体。这是一、两代人的事情。”
●小步快跑
前面说了“三不”,似乎感觉美的国际化步伐有点缓慢,实则不然。
而且,俗话说“不怕慢、就怕站”,美的只是在大风险面前稳健保守,但是在提升国际化能力上却并未放松,而且动作不断,总结来说就是“小步快跑”。
我们熟知的美的国际化并购,主要是收购德国库卡、日本东芝白电、以色列高创、意大利Clivet等等,实际上这些都是发生在年之后的事,而在这之前美的已经做了30年的国际化经验积累。
我列举部分如下:
●年,美的转页扇开始出口;
●年,美的实现批量出口,走上外向型出口道路;
●年,获得自营进出口权,产品开始占领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市场;
●年,连续4年保持全国台扇、地扇出口第一;
●年,与东芝公司,正式建立技术合作关系;
●年,开始空调出口业务;
●年,先后与三洋、日立在电饭煲产品上进行技术合作;
●年,美国分公司、欧洲分公司、日本办事处投入运营,之后韩国办事处、新加坡办事处相继成立;
●-年,先后与意大利梅洛尼、东芝开利、韩国清湖、韩国MICRO等国际公司,在国内以及海外成立合资公司;
●年,向美国高盛定向增发7.17亿股票,拟引入国际资本,提升美的品牌国际知名度;
●年,在越南建立第一个海外生产基地。同年10月,又与白俄罗斯地平线集团,联合成立“美的-地平线”合资公司,在白俄罗斯生产微波炉;
●年,收购埃及Miraco公司32.5%股份,合资建立工厂,布局中东非区域。同年,在匈牙利与PT公司新建商用空调产线,布局东欧;
●年,在阿根廷收购开利拉美空调业务公司51%股份,布局拉美区域;
●年,在印度与开利合资创办工厂。同年,在巴西与开利合资创办玛瑙斯家用空调工厂,并合并原有巴西南部CANOAS商用空调工厂;
●年,与日本安川成立机器人合资公司;
从上述动作可以看到,美的30多年来,通过产品出口、技术合作、对外合资、设立海外分公司、建立海外基地等等,这些不停歇的“小步快跑”,才有了近几年的大手笔海外并购。
出手阔绰的海外并购,不是常态;不为人注意的小步快跑,才是根本。
—2—
为什么非要国际化?
为什么非要出海?
现在来看,这已经是一个必然的答案。
然而,美的想清楚这件事,是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
当时,国内风扇市场已经陷入白热化的竞争,美的为了避免恶性竞争,寻求更好的生存空间,就将眼光投向了海外市场,提出“不与国内同行争天下,走出国门闯市场”的国际化战略。
由于国际标准异常严格,海外市场的开拓难度超出想象,但凭着哪怕依靠手工打磨、哪怕除夕夜晚加班也要达到要求、保证交货的艰苦奋斗的精神,难做的海外市场反而成了美的当时的蓝海。
年,国家进行经济治理、紧缩银根,国内很多风扇厂由于之前的恶性竞争,很多都陷入困难。但美的由于提前向海外市场做了战略转移,不仅避免了当时的负面影响,而且连续8年成为大陆家电行业出口创汇第一。
我们今天回过头,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周期内,来看美的国际化所带来的收益,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增长、资源、能力、风险。
●增长
海外市场,不断给美的带来新的增长。
上面刚刚提到的,美的在上世纪80年代出海的做法,早早就让美的尝到了甜头。
之后,美的在年突破亿,年突破0亿,年突破亿,年预计突破亿,不断增长的规模,如果仅靠国内市场,是肯定无法实现的。
海外营收占比,已经超过40%,接近半壁江山,未来必然要过半,直至超过三分之二。
●资源
采购资源、制造资源、技术资源、劳动力资源、市场资源……
国际化不仅带给了美的增长的空间,更使得美的可以通过全球化区域布局,在世界范围内整合不同国家、各行各业的资源,从而降低了经营成本,提高了整体的运营效率。
以越南工厂建设为例,年论证后放弃是因为资源成本高于国内。而年重新登陆越南,是综合关税、进出口、消费者服务等多重因素后,整体资源利用成本低于国内。
●能力
开放减少熵增,开放提升能力。
国际化是最大程度的开放。
美的通过推进国际化,在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生产制造、财务管理、人力资源、资本运作、数字化建设等多个方面,全面向国际企业学习,包括日本松下、东芝、韩国三星、LG、美国GE、艾默生等等。
美的除了通过合作的方式,还不断专门总结学习,国际标杆企业在方方面面的经验教训,从而快速提升自身能力。
●风险
正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
国际化的推进,降低了美的的经营风险,即使某一地区、某一环节、某一时期出现了问题,也不会影响美的集团整体的运营。
—3—
国际化推进路径:3大步、10小步
美的国际化,既不像海尔先打品牌,也不像TCL大举收购,美的稳扎稳打的做法,是更为典型的中国企业出海的路径,也因此更具备实操的参考价值。
美的国际化的推进路径,可以分为3大步、10小步。
3大步为:“为你打工”、“和你一起”、“以我为主”。
10小步为:引进设备、贴牌出口、建立渠道、技术合作、资本合作、合资建厂、自建工厂、研发布局、跨国并购、品牌运营。
要说明的一点是,3大步、10小步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互相之间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也不是严格的做了4才能做5的意思,更不是做了下一步就不做上一步。
比如贴牌出口是第2小步,现在虽然已经做了跨国并购、大力推动自有品牌,但仍然还是有不小的OEM业务。这个路径,只是在不同阶段,以哪个为重点,在不同时期,又叠加了什么新方式。即使必然存在着不少的同步运作,但整体上还是能够清晰地看到,美的国际化推进的这样一条路径。
我们逐个来讲。
●“为你打工”
美的做国际化,一上来不是收购,也不是推自有品牌,而是老老实实地给国际大牌打工,做全球家电巨头的生产工厂,这个过程持续至今,一做就是37年。
在这个过程中,美的走过弯路,也踩过雷,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不论是产品生产,还是业务模式,都越来越成熟。
这个阶段,还可以再分成引进设备、贴牌出口、建立渠道三个步骤。
1.引进设备
为了实现产品出口,美的早在年,便从日本引进了高速冲床,也是中国第一台高速冲床。在进行技术改造后,冲制一个电机铁芯的时间从25秒大幅缩短到2秒,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先设备后产品,这是制造型企业的必经之路。
之后几十年,美的又陆续引进了德、日、韩等国外先进设备,我们就不细说了。
总之,这一步不因为是第一步,就此止步。
2.贴牌出口
OEM业务,是美的海外拓展的根基。
美的从年出口转页扇开始,做OEM贴牌,至今已经近40年。
我所知道的国际家电巨头,还没有哪一个说是美的没做过贴牌的,诸如GE、伊莱克斯、惠而浦、松下、东芝、三星、LG、开利、博世西门子等等,再说国际大卖场如沃尔玛、COSCO、家乐福、Target、HomeDepot等等,太多了,我就不一一罗列了。
这个赚的是辛苦钱,想当初自己做外销的时候,被虐的各种滋味,哎,算了,不说也罢。
当然,如果美的没有这个艰苦的过程,也不可能学会怎么和国际巨头打交道,更不会有国际化的今天。
3.建立渠道
出口达到一定规模之后,美的逐渐在全世界建立分支机构。
年,美国分公司、欧洲分公司、日本办事处投入运营。
年,韩国办事处、新加坡办事处相继成立。
现在美的在全球已经有多家子公司了。
非常有意思的是,美的做自有品牌,是从第三世界不发达国家开始,但是建立海外分支机构,却是直接从欧美发达国家开始。
这其中的原因,我们多说一句,因为自有品牌推广之初,不能与国际大牌的OEM业务冲突,所以绕道而行。而海外分支机构,就是要直接服务大客户,也可以更好地收集市场信息,同时向国际标杆学习,所以就直接从欧美分开始。
●“和你一起”
在为国际巨头打工的过程中,美的实力日益壮大,开始从单纯的一买一卖做生意,逐步开展了更多更深的合作,我们称之为“和你一起”。
这一阶段可以再分为技术合作、资本合作、合资建厂三个步骤。
4.技术合作
技术,对于产品来说,至关重要。
为升级电饭煲技术,-年在电脑模糊煲、IH电饭煲产品上,美的先后与三洋、日立进行技术合作。
为提升核心品类空调的技术能力,年美的与东芝,正式建立技术合作关系。
应该说,美的对外的技术合作从来没有间断过。
美的正是通过不断与国际公司的技术合作,掌握了产品关键,提升了研发能力。
5.资本合作
从技术合作开始,美的开始和海外顶尖企业进行资本方面的合作,最常见的就是成立合资公司。
这其中,美的与开利的资本合作最为长期和深入。
●年,美的即与东芝开利公司(开利子公司之一)成立了空调合资企业;
●年,美的与开利合资成立了佛山美的开利空调公司;
●年,美的与开利就埃及Miraco公司达成合资协议,通过收购Miraco公司32.5%股权,成为仅次于开利的第二大股东;
●年,美的以2.亿美元,收购开利拉美空调业务公司51%的股权,开利继续持有49%的股权,双方联合经营和拓展拉丁美洲地区空调业务。合资业务主要在巴西、阿根廷和智利三个国家,并包含马瑙斯、阿根廷火地岛等三家空调制造工厂。
当然,除了开利以外,美的与东芝的合作也是由来已久,我就不多说了。
美的合资合作的大门,可以说是敞开的,只要有利于发展,美的就大胆合作。
-年,美的先后与意大利梅洛尼、东芝开利、韩国清湖、韩国MICRO等国际公司,在国内以及海外成立合资公司。
除了家电产品之外,美的后来为了拓展机器人领域,在年与安川也成立了合资公司。
跳出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美的在引入美国高盛的资本合作方面,更是有所受益。
6.合资建厂
海外生产基地的建设,美的更多的是采取合资建厂的方式。
●年,在白俄罗斯,与地平线集团合资,建立微波炉工厂;
●年,在埃及,与Miraco合资建立工厂;
●年,在匈牙利,与PT公司新建商用空调产线;
●年,在印度,与开利合资创办工厂;
●年,在巴西,与开利合资创办玛瑙斯家用空调工厂,并合并原有巴西南部CANOAS商用空调工厂。
更多的我不列了,美的现在的海外制造基地达到17个,分布在15个国家。
通过合资建厂方式,借助当地力量,既避免风险,又快速扩张。
(图片来自美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1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