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设备

破产重组后,千亿中国猪肉帝国究竟能否迎来

发布时间:2023/4/21 14:39:16   
白癜风起因是什么 http://pf.39.net/bdfyy/bdfzg/161014/4992915.html

鹿鸣

位于雨润大街10号的雨润集团总部,曾经是很多打工一族的神往之所,在鼎盛时期,这里是中国食品加工行业两大巨头企业之一的决策中心。不过现在,这个地方应该已经是很多投资者的伤心之地。

来自港交所的财报数据充分呈现了投资者的这种失落。截止年6月,曾经一度有“南雨润、北双汇”之称,并与双汇集团并列食品行业巨头的雨润集团,旗下的港交所上市公司“雨润食品”(HK)总资产为92.71亿港元,总负债.32亿港元,净资产-18.61亿港币,资产负债率为.7%,已经处于资不抵债状态。在相当长时间内,已经成为港交所众多仙股公司的一员。

而实际上,从年起雨润集团已经一直处于“卖楼还债”的状态之中。稍早前,雨润集团跃入公众视野的消息,是整个公司的破产重组案。在雨润系7家重整企业申报的债权中,仅江苏雨润肉类产业集团一家就高达亿,确认债权为亿。

不过,在年春节前后,雨润食品似乎呈现出一线生机。

2月8日“雨润食品”还以每股0.74港元收盘,但在春节假期之后在2月22日就已涨至每股1.33港元,并此后2月半个月之内就上涨了%,创下了近两年的新高。

在3月份发布的雨润食品年报,似乎在有意无意中印证投资者的看法。3月16日,雨润食品(0.HK)在香港交易所发布了盈利预告,预期年度亏损将不超过21亿港元。与年的约39亿港元相较,亏损有所收窄。

由祝义财创建和领导的中国南方这一猪肉帝国,似乎在呈现一线生机?

南京古称金陵,尤其是雨润所在的建邺区,街道遍植法国梧桐,无形之间常透沧桑之气。那些身形粗壮的大树,见证过百年风雨和王朝更替,自然不会对一家企业的兴衰大惊小坚,它们是这片土地上沉默的见证者。

然而作为观察者,财经无忌对同处一城的这家中国民企之风云变幻,尤其是起伏跌宕的命运,仍然是感同身受,冷暖共知。

我们关心的是,曾经在巅峰时成为南京和江苏首富的祝义财,能否逆境反转,沉疴顿愈?雨润又将如何迎接下一个28年?

并购起家,用猪肉打下千亿江山

雨润的创始人祝义财曾经是著名的92派企业家。

祝义财创业的九十年代,在改革开放历史上风起云涌的大时代,从市场的角度看,当时进入肉类加工行业,赶上的是国内消费者提升饮食结构,加大猪肉消费的黄金时代。大学毕业之后不长时间,祝义财在老家安徽放弃公务员的身份,下海挖出第一桶金,初创合肥华润,也就是雨润的前身。

他进入的是低温肉制品加工行业。

在初步形成公司创业团队后,祝义财有一次带领团队国外考察,发现肉类冷温产品在发达国家是一项普及消费产品。因此他把创业目标瞄准了这个没有竞争的蓝海市场。

这显然是有未来的,因为在那个一把刀加一盆热水就可以杀猪的年代,低温肉类制品是五星级酒店才有的高端人群消费产品。至于冷鲜肉,国内几乎没有这个概念。因此祝义财大胆起步,进口了全套国外加工设备,并严格执行相应的产品加工、运输和售卖标准,提出“食品加工是良心产业”的企业口号。

由此,初创时期的雨润产品很快得到了市场的回应,由于产品性价比高,食品安全控制水平也高于市场,所以消费者非常乐于选择。

这一决定性的选择,成就了雨润如今在肉类行业的领先地位,也改变了一个行业的格局和亿万国人的肉食消费习惯。从此以后,在中国市场,“低温肉制品”、“冷鲜肉”在消费者心中已然和“雨润”画上了等号。

雨润的很多高管对那段辉煌历史有着清晰记忆。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雨润的副总赵宁回顾说:“不夸张的说,一部雨润成长史,就是中国低温肉制品和冷鲜肉品牌从无到有、从强到弱的发展史。”

由此,祝义财领导下的雨润于年1月正式迁至南京,南京雨润食品公司正式成立。

在拓展市场,使得消费需求骤升之后,迁入南京的雨润饱受产能不足的困扰。而此时,正逢国企改革的第一个攻坚期,大批中小国企陷入困境,在南京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祝义财领导下的雨润完成了对南京罐头厂的兼并。这家在国企改革浪潮中连年亏损的国企,其名下拥有规模不小的土地、厂房、技术、人工资源,成就了雨润发展历程的关键一步。

就企业的规模而言,这是一个经典的“蛇吞象”一步。当时雨润的总资产不过千万,而并购罐头厂,意味着要吃下一笔不小的负债和千名退休职工的养老负担。但祝义财判断,国内低温肉制品市场潜力无限,足以支撑兼并南京罐头厂之后的雨润进一步发展。

市场的结果印证了祝义财的看法,最终,承担了并购南京罐头厂所有负债、并在政府的扶持下从银行获得万贷款引进国外自动化肉类加工生产设备的雨润,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年产值就破了一亿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不仅如此,祝义财从这一并购案例中,更进一步地发展了另外一个方向。那就是当时红极一时的资本运作。在随后的数年时间内,祝义财领导雨润完成一系列“蛇吞象”的收购行动,实现了雨润的快速扩张。

在年,雨润先后兼并亏损国有企业达50多家。到了年,雨润食品实现34亿元总营收,祝义财也由此成为了当年江苏省的首富;年雨润总营收突破62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低温肉制品企业;年,雨润成功登陆港交所,正式成为上市企业。

这是雨润福祸相依的一步。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年到年,是雨润食品发展史上的高光时期。一路政策、资本绿灯的雨润沉淀了大量资金和国企改革低价收购来的土地,于是从这时开始,祝义财彻底不管食品板块,毫不犹豫地杀入房地产行业,多元化发展的背后无疑是需要大量资金作支撑的。

年,随着国内猪肉供需失衡这一“黑天鹅”的飞入,饲料的价格随之暴涨,这直接导致了肉制品原料成本的上升。

雨润这时候选择了在很多偏远落后的地区投资建设养殖基地,但等到厂房建好之后,里面却连一只猪的影子都没有见到。大量的廉价土地和政府补贴全被企业收入囊中,然后通过上市公司发行新股来从中获益。

巨额投入带来的巨额营收,只会让人对资金更加渴望。

紧接着,祝义财又开始布局“”发展战略:60多个项目,涉及30多个省会城市,祝义财甚至想在多个县都设置养猪基地,而每个想法背后都是一场烧钱大战。这些项目少则10亿,多则亿,于是祝义财一边用着政府的补贴维持资金链,一边为了房地产项目上的未来四处筹款。一时间雨润的资金周转十分困难。

很小的成本就能在小县城开厂,并且投资的前几年是不用交税的。于是祝义财先是夸大投资计划,然后虚报生猪数量,再向政府申请高额补贴,作为企业多元化发展的运作资金。

到年,雨润已经“四驾齐驱”——拥有冷鲜、冷冻猪肉、常温和低温肉制品生产线,并且正式进入一个横跨地产、物流、旅游、建筑的综合性集团。

年,雨润更是以1亿的的销量,成为千亿民营企业俱乐部的一员。

而此时,雨润主业已经彻底沦为祝义财征战多元化的“提款机”。

盛极必衰,亘古不变的道理。

多元化发展使得雨润营收破千亿,但盘子铺得太大,用钱的地方就会越来越多。当年雨润真正赚钱的业务是传统的食品加工,其他业务都得依靠雨润食品来“输血”的。持续输血,而造血又弱,才将雨润逼向了末路。

最终,质变在年爆发。这一年雨润曝出的多起食品安全问题。第二年,祝义财以“投放更多时间于社会事业及其个人其他投资及责任”为由,辞去执行董事之位,股价也受此影响,从巅峰的33元暴跌至7元。也是从年之后,雨润食品营收逐步下滑,利润连年亏损;多元化产业多个业务被曝出停工,裹足不前。

屋漏偏逢连夜雨。年3月,祝义财因在房地产资本运作中的违规操作被监视居住。雨润系两家上市公司先后停牌,祝义财锒铛入狱,企业再次受到沉重打击。很多银行纷纷收紧了对雨润的贷款,一度资金十分紧张的雨润,直接因此而倒下。

曾经的千亿江山,风雨中一片飘零。

年1月,消失多天的祝义财,甫获自由。在多位雨润老臣辞职后,为了重整旗鼓,让雨润东山再起,他只能选择将自己的子女推向权利的中心。

二代上位后,紧接着迎来行业老将游牧的加入,这也让投资者看到了一丝希望。

然而现在并不是雨润考虑翻身的最佳时期,首先解决资金链断裂的问题,再复盘思考如何顺应时代消费升级的红利,从现有的品牌效益和销售渠道重新出发,好好锤炼产品质量,才是雨润当下的重中之重。

年10月,南京中院宣布受理7家雨润系公司的破产重整申请;年伊始,雨润系破产重组案有了进展,7家雨润非上市的核心企业进入破产重整流程。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在网上召开后,申报债权超亿。

今年2月,雨润宣布旗下南京雨润和安徽福润也将加入此次重组。

没有企业的时代,只有时代的企业

破产重组只是雨润走出困境的第一步,想要再现辉煌,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一方面,此时雨润食品尚未偿还的银行及其他贷款仍高达65.82亿港元。

除此之外,若干地方政府要求雨润食品赔偿1.4亿港元,还有若干承建商要求其赔偿万元建筑费及逾期罚款。直到现在,尚有约1.85亿港元的诉讼仍在进行中。

为了偿还债务,年,雨润食品一共抵押了23亿元的物业、设备等资产。

另一方面,从年肉制品市场占有率上看,双汇发展市场占有率仍然牢牢占据第一的宝座,达到18.1%;其次,金锣占比6.2%;雨润的市场占有率仅为1.3%。

相较于如今的双汇和金锣,雨润已毫无招架之力,虽然本身仍有竞争力且占据着一定数目的市场份额,但因之前房地产业务积累的巨额亏空不断拖累整体业绩,拆东墙补西墙是无法真正让雨润沉疴顿愈的。

因此破产重组后,雨润开始强调回归食品主业,积极推进生鲜连锁和新零售转型升级战略。

年8月,雨润食品在常州、苏州和上海布局的4家线下门店重装开业,是带有新零售性质的“雨润生鲜综合店”、“雨润特选店”和“雨润精选店”。此前雨润也在南京、无锡、上海开了一批批零中心和生鲜零售门店,这是在从过去的批发性质向生鲜连锁新零售转型。

但从目前看来,无论是食品加工行业还是生鲜零售领域,雨润都面临着竞争白热化的市场。

对于后者来说,雨润似乎都很难在盒马、永辉等巨头面前获得优势。同时,其涉及的冷鲜肉以及肉制品的加工业务,不论是在批发渠道还是零售渠道,都需要大量市场推广人员和充足的现金流支撑。

因此重组之后的当务之急应该是把一些不良资产剥离,同时引入新的战略,由投资者解决雨润现有的资金链紧绷的问题。

资本就像是握在手里的细沙,越攥紧,越失去。过往所有成功的企业都是专注在一个领域里精耕细作,从一个产品,再到一个项目,集中火力,努力做到行业里最好。

当祝义财走上房地产吸金快道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失去继续称霸肉业的机会。

复盘整个雨润的28年的红与黑,让人不禁唏嘘。市值从巅峰时期的亿港元,下滑至现在的19.14亿港元,缩水98%;年上半年,净亏损4.08亿港元,虽有小幅度回暖,但仍难以摆脱亏损负债的命运。年至年年间,共计亏损近亿港元。

如果雨润当年没有走多元化道路,如果祝义财没有骗补和暗箱操作,或许如今的雨润会是另外一幅光景。

雨润的境遇,跟葛优电影里的一句台词很像——

“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90年代过去了,我们对雨润,只剩怀念。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428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