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冷冻设备 >> 冷冻设备介绍 >> 成都科创小船出海这家成渝CP组队的
时代的车轮总是轰隆隆碾过,但总会留下一些印记。疫情之下,诸多“黑科技”让人印象深刻。
成都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微康生物”),你或许没有听过这个公司的名字,但这家公司主营的体外诊断试剂,在这次疫情中狠狠刷了次存在感——疫情期间,微康生物不仅成功研发出了新冠N抗原、S抗原、新冠特异性表位抗原,还完成了新冠抗体检测试剂盒、抗原检测试剂盒的开发和临床研究,在进行呼吸道病毒检测的时候,只需一滴样本,15分钟内就能判断出多种呼吸道病原体的感染结果。
微康生物目前正进行新一轮融资,计划与海外公司合作。这家核心成员只有39人的公司,何以有“出海”的野心?
一次性可检测8~9种病毒
“碟式芯片”填补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免疫联检空白
因为在疫情中的突出表现,微康生物成了“成都新经济企业战役榜单”的五十家企业之一。
2月9日,微康生物宣布成功研发出新冠N抗原、S抗原、新冠特异性表位抗原。1毫克就能卖上万元,这是新冠病毒特异性抗原这样的核心原料市场价,且在全世界范围内都非常匮乏。
在“有钱也未必能买到”的特殊时期,微康生物创始人唐勇及其团队决定,在其生产的第一批抗原中,免费提供价值万元的抗原,给全国进行新冠肺炎诊断产品开发、新药研发、疫苗研发的科研机构和企业使用。消息一放出,来自全国各地科研院所、机构的合作邮件和电话,像雪花一样飞进了唐勇的办公室。
事实上,做出这个决定对唐勇而言,颇为艰难。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彼时,微康生物虽陆续研制出微流控时间分辨免疫荧光相关的10个项目,但由于还未拿到注册证,所以尚未盈利。而将该项目定义为公益项目,全靠团队的“一腔血勇”。
LYOFIA系列微流控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检测芯片
更多被外界知晓的故事,是微康生物在3月初,完成了新冠抗体检测试剂盒、抗原检测试剂盒的开发和临床研究,该项研究也让其在疫情中“一战成名”。
早在3年前,微康生物就联手四川各大高校重点实验室,研发“医院的呼吸道病原体多项联检产品”。通过微流控技术,可以将8~9个检测项目集成在一块光盘大小的碟式芯片上,每个项目拥有独立的检测通道,只需1滴样本1次加样,15分钟,就可完成多个项目检测。
10分钟内完成心血管疾病检测、可常温运输保存的冻干球试剂
微流控芯片技术解决分级诊疗问题
作为成都高新区种子期雏鹰企业,微康生物一直活跃在成都的创业领域。
6月的一个周五,成都高新区宣讲“金熊猫”人才政策“3.0版”,邀请唐勇参与。由于抽不开身,他让助理去了一趟。在现场的科创集市上,记者看到了微康生物的产品。那是几台A4纸大小的检测设备,个头和外形看上去,和一个小型打印机差不多。
其中一台是微康生物新近研发的产品,主要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检测。按传统流程来看,病人突发胸痛,医院,医院采样到拿到结果,最快也要近半个小时。“这款产品将所有检验步骤混合在微流控芯片中,放在救护车里,10分钟内就能完成采血检测拿到结果。”助理拍了拍其中一台设备告诉记者。
DISKFLU系列碟式微流控免疫联检分析系统
DISKFLU系列碟式微流控免疫联检芯片
体外诊断(IVD)领域现场快速诊断(POCT)产品(试剂和仪器)的研发生产,是微康生物的研发方向,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平台,解决分级诊疗问题。
为让记者更快理解他们做的是什么,唐勇举例说,在传统就诊场景中,如果出现头痛脑热,高烧数日不退,病人看病一般需先做化验,医院检测设备覆盖病种较少,医生一般会选择直接使用抗生素。而如果使用微康生物的设备,可直接快速精准分析出是病毒性感染还是细菌性感染,“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需要抗生素”。
避免抗生素滥用只是其功能之一,微康生物首创纳米材料喷墨冷冻干燥技术,把需冷链保存的试剂变成一颗冻干小球装在芯片中,在常规的阴凉环境下储存即可。
相比进口微流控芯片,该技术成本节约了5倍以上,也是微康生物“出海”的一个关键技术。唐勇向记者透露了一个新的应用场景——目前很多向国外出口的核酸检测、免疫检测试剂是液体,在通关过程中比较麻烦、也容易失效。微康生物用该项技术帮助一些企业把液体试剂做成了冻干球,可常温保存1年,让中国检测产品更好输出海外。
给资金、给资源、给市场……
“成都有发展生物医药的基因和决心”
38岁的唐勇身上有很多标签,但他最喜欢的,还是“连续创业者”。
8年前,唐勇曾与现在的联合创始人林代华一起,在江苏参与创建南京诺尔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4年时间里,其主导开发的50多项POCT产品,销售额累计超4亿元。
唐勇
唐勇是成都人,林代华来自重庆,这对“成渝CP”在年退出公司,在多个城市考察后,最终于年4月,选择在成都进行二次创业。
日以继夜的研发工作大多乏味,让唐勇最受触动的,是在产品还未成熟、公司尚未盈利的情况下,获得万元天使轮融资,这在他看来,是“麻雀变凤凰的关键”——彼时,微康生物只有来平米的办公场地。
但无论是抗原还是试剂盒,研发需要钱,之后的批量生产亦然。受疫情影响,微康生物的新一轮融资进程受影响,但研发和生产还要继续。由于企业缺少适合信贷的可抵押物,要取得银行贷款也并不容易。在政府支持下,唐勇最终得到银行万元的授信。
对于未来,唐勇也有自己的打算。
微康生物开放了自己的抗原抗体技术平台、微流控技术开发平台,做了更多技术输出。此外,还与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进行合作,“利用远程互联网医疗,医院互联互通,避免国家医疗资源重复浪费。”唐勇表示。
海外市场也是微康生物的发力点之一。唐勇透露,目前已与海外公司建立合作,未来将根据海外不同检测需求对接产品,如针对发展中国家,会研发传染病类的免疫诊断产品,针对欧美国家,则会推出高端诊断芯片。
采访结尾,唐勇提起让他下定决心在成都创业的场景——3年前,在成都进行考察时,他看到了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正在建设的模样。彼时的天府国际生物城雏形未具,却让他看到了成都发展生物医药的基因和决心。
红星新闻记者叶燕彭祥萍图据受访者
编辑刘宇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