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冷冻设备 >> 冷冻设备发展 >> 衣食住行,台前幕后,山东元素闪耀北京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黄寿赓
北京冬奥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既是运动员们展现竞技水平的赛场,也是各地展现制造实力的舞台。记者梳理发现,作为全国唯一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山东在这场冬奥会中贡献颇多,从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出场服饰,到外国运动员频频点赞的“饺子”,再到场馆建设以及蕴含79项专利的雪蜡车,山东元素已经贯穿冬奥衣食住行、台前幕后始终。
冬奥服饰山东“料”
2月4日,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开幕式上,中国体育代表团身着色彩鲜明、造型干练的服饰脚踏简约典雅的礼靴无不彰显出中国特有的热情与优雅,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这些服饰与礼靴都来自山东威海!
据了解,此次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出场服饰以及部分冬奥会志愿者和工作人员身着的具有防护功能的工作服均由迪尚集团和北京服装学院合作研制。
为了让服饰更加添彩,从面料开发到细节工艺,迪尚的开发团队花尽了心思,既保证了挺括舒适,还可帮助代表团抵御-20℃的严寒,既美丽又不“冻人”。
此外,因为有些运动员因常年训练,身体许多部位的肌肉形状和尺寸都与常人不尽相同,为确保每个人都能穿得合体、舒适,迪尚集团的版型师为每一位运动员都建立了体态模型,并在裁剪前进行了反复测试。
除了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出场服饰,迪尚集团还提供了部分冬奥会志愿者和工作人员身着的具有防护功能的工作服。据悉,工作服采用医用隔离服面料制作而成,不仅具备一定的防护功能,还突出职业属性、功能需求,实用又美观。
迪尚集团用“匠心制造”让中国奥运代表团的队伍在全世界的镜头前展示出了靓丽优雅的“中国色”,而同样来自山东威海的金猴集团提供的礼仪用鞋则让中国体育代表团走出了“虎虎生风”。
从接到礼宾靴设计制造任务到出样品,留给金猴集团的时间仅仅只有一周,但金猴拿出来的作品却是满满的“黑科技”。
鞋子内里选用的是企业自主研发的、具有自发热功能的石墨烯和极好保暖隔寒性能的超级纤维,这让官员和运动员们在零下15到25度的寒冷天气中站立四个多小时,双脚也能暖和;皮革表面采用了纳米自洁功能材料,通过量子效应、界面效应既能让鞋面持久光亮,还能预防雨雪天气造成鞋面污染;鞋底则采用冰面防滑技术和静音橡胶材质制成,最大程度保证产品的止滑防护性能;帮面材质运用了更为环保的植鞣工艺,响应冬奥会绿色环保的理念。
2月4日晚,护旗升旗礼兵、中国体育代表团官员及运动员们穿着金猴集团研发生产的双礼仪皮靴,踏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冬奥之旅”。
冬奥美食山东“味”
自冬奥开赛以来,运动员口中的各种美食便频频登上热搜。
日前,斩获冬奥单板滑雪女子坡面障碍技巧赛亚军的美国选手朱莉娅·马里诺(JuliaMarino),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采访时,谈到自己在奥运村最爱的美食——饺子。
她表示,中国美食非常多,其中她最喜欢吃的是冬奥村里面准备的饺子,从入冬奥村到现在吃了两百个饺子,而根据北京冬奥村运动员餐厅统计,高峰时期,这里一天要吃掉多公斤饺子。
记者注意到,在冬奥餐厅消耗的众多饺子中,也有山东的味道。
作为北京冬奥会餐饮服务商,山东潍坊上市公司得利斯累计向两个冬奥村提供预制菜品超32吨,产品包括牛肉馅饼、牛肉水饺、德式烤肠、香煎牛肉肠等,均由得利斯子公司山东宾得利食品有限公司生产。
得利斯表示,未来还将继续提供包括猪肉大葱灌汤水饺、韭菜鸡蛋灌汤水饺、猪肉芹菜灌汤水饺、猪肉韭菜灌汤水饺、猪肉大葱馅饼等共计9个品种的预制菜供应,一直持续到年3月底。
得利斯为冬奥供应了诸多美味的预制食品,而山东东营的餐饮企业蓝海集团则为冬奥提供了数百吨食材。
据了解,山东蓝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北京冬奥会第二批运动员食材供应食品经营企业,也是唯一一家来自山东的食材供应企业,主要保供对象为奥组委工作人员和各场馆工作人员,保供食材涉及禽肉冻品、水产产品、预包装食品三大类余个品种。
截至目前,山东蓝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已顺利开展了国家体育场(开闭幕式)首都体育馆(冰上运动工作人员)高山滑雪和雪车雪橇场馆、北京赛区主媒体中心、延庆赛区集配中心和十余家保障酒店特供食材的配送任务,累计配送重量接近吨。
此外,作为农业大省,冬奥会期间还有20多个山东农产品品种供应奥运餐桌。
在寿光,作为年北京冬奥会蔬菜直供方的寿光蔬菜产业集团,针对北京冬奥会对蔬菜品种和品质需求高的特点,筛选一批自主研发的口感好的、品质优良的蔬菜品种供应冬奥会,让参加北京冬奥会的各国运动员吃得放心。
在聊城,冬奥会期间,聊城市制定完善“菜篮子”产品保供方案,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在保证本地货源充足的同时,确保基地产品优先供应北京市场。
冬奥出行山东“力”
本次冬奥会设有三大赛区,场馆分别位于北京城区、北京延庆大庄科村以及河北省张家口崇礼太子城地区,三者相距较远,为此,京张高铁自1月21日至3月16日每日开行40对冬奥列车。
专为北京冬奥会量身定制的北京冬奥列车可谓是亮点满满,时速公里自动驾驶,列车发车、运行、停车、车门开闭全自动,各类故障精准预测;“瑞雪迎春”涂装、5G超高清演播室、无障碍设施应用……而这种种亮眼的科技元素离不开一家来自于山东青岛的企业——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据了解,该公司为智能动车组多功能车厢配备的5G超高清演播室,是全球首次在时速公里的高铁列车上依托5G技术打造超高清直播演播室,可实现5G高清赛事直播,具备6个频道4K直播能力,可以实现超高清信号的长时间稳定传输。
同时,公司还使用技术助力冬奥列车人性化设计,在车厢内部署乘客助听系统,信号覆盖率占整节车厢的95%以上,可保证听障乘客在佩戴助听器的前提下获取相同声音信息。
此外,冬奥列车的信息系统、车钩缓冲系统、撒砂装置和碳纤维司机台等多项核心系统装备均是由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提供,这些技术可以保障列车迎接天气挑战,甚至可以抵抗-40℃的低温。
除了冬奥列车,来自山东聊城企业中通客车还为冬奥出行助力了40辆氢燃料电池客车。
据了解,中通12米新N系氢燃料电池客车系中通开发的第四代燃料电池客车,在续驶里程和可靠性方面都有了大幅提升,加一次氢气目前能够行驶五百公里以上。
为保障冬奥赛事用车,这批氢燃料客车从零部件采购到整车设计、生产、调试等方面严格把关,配套了包括ADAS等在内的全系列智能驾驶辅助设备,车内实现N95健康座舱标准,无论是抗低温、安全性能还是舒适度上,都进行了全方位的提升。
因这批车辆行驶路线主要是奥运村到崇礼南,针对路线的高寒环境,中通客车还在车身的低温适应性,以及车厢内的保温性能进行了重点开发。年9月,该批车辆通过了包括高压附件低温试验、底盘附件低温检查试验、低温冷启动试验等在内的各项试验,可实现-35℃车辆正常启动、运行,15℃车内温度保持。
冬奥场馆山东“造”
历经衣、食、行,终于来到赛事本身,在各个赛事场馆的建设中,众多“山东造”也有参与其中。
首先,无论是无论是科技感十足的“冰丝带”,还是综合性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这些场馆的背后都需要充足的供电保障。如何克服低温、复杂的环境,确保场地源源不断地供电,“青岛造”的产品给出了完美的解决方案。
据了解,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为本届冬奥会提供了价值2.33亿的电缆。无论是零下40度的低温,还是崎岖复杂的山地,“汉河牌”电缆为冬奥会的场地用电保驾护航。
在建造环节,国家速滑馆馆外的“冰丝带”,由块曲面玻璃单元打造,使用的超白镀膜节能玻璃,由淄博的山东金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造。
国家冰上项目训练中心、国家速滑馆建设使用的高热反射钢板则来自山东冠县冠洲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显示,为保障北京冬奥会顺利开幕,山东共有16家建筑业企业参与了22项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场馆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有近万人参与建设、运维工作。
冰雪冬奥离不开冰雪,“冰丝带”从建设之初便以打造“最快的冰”为目标,而制造这块“最快的冰”便展现了山东速度。
青岛海尔开利冷冻设备有限公司全程参与了国家速滑馆制冰系统方案深化设计,系统安装调试以及首次制冰活动。
除了核心的二氧化碳跨临界压缩机组,山东还凭借自身产业链优势,为国家速滑馆绿色制冰提供配套技术支撑。其中,位于济南的山东神舟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承担了中压回油机组的制造任务,这是保障系统核心机组运行的关键枢纽。
山东的制冷装备不仅为冬奥会制冰,也为国家运动员训练制冷、造雪。已经投入使用的张家口崇礼室内U槽场馆所采用的制冷、除湿等系统解决方案就来自青岛澳柯玛。
至于藏着79项专利的中国第一台拥有完整知识产权的雪蜡车则代表了山东制造的最高水平。
除此之外,冬奥会背后的山东元素还有很多,比如,德州的山东消博士消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40℃不结冰”的消毒剂助力精准防疫;济宁的山东建华中兴手套股份有限公司用防切割短道速滑运动服为奥运健儿保驾护航;烟台北极星智能时钟系统闪亮冬奥会重点工程……作为作为全国唯一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山东正以实力“闪耀”着冬奥台前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