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冷冻设备 >> 冷冻设备发展 >> 中国造船订单占全球49,利润却倒数第一
年之前,全球造船业就是日韩的天下,年中国订单量超越韩国,全球造船市场基本没有日本什么事了,年中国与韩国的造船业份额分别为48.8%和41.4%,日本的份额约为7%,在新船订单、完成率、手持订单这三个指标方面,中国也是远超韩国,成为了全球第一。
但是相对于韩国的造船业,中国的造船业盈利状况长期不如韩国,甚至也低于全球造船业的平均水平,国内大型船业制造公司盈利率不足5%,远低于韩企、日企等,更有不少中国造船厂处于亏钱接单的状况。
有人会说了,中国的造船技术是高于韩国的,毕竟中国能够自制航母和深水潜艇。那么为什么同样接受全球造船的订单,中国接单的利润比韩国要低很多?
答案就是,在全球的民船市场,中国以价格优势拿下了需求量较高的散货船,但是在高附加值的大型LNG船、超大型油轮(VLCC)和超大型集装箱船等船型,市场上基本被韩国的造船业所垄断。
以现代重工、大宇造船、三星重工、现代三浦重工、现代三湖重工这5家公司,几乎拿下了全球所有的LNG船订单。
要知道一艘LNG船就是2亿美元的订单,尤其是随着全球对环保意识的增强,对清洁的液化天然气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LNG船的需求逐年攀升。
那么日本的三菱重工、川崎重工也有LNG船的建造实力,为什么会打不过韩国?
因为韩国的造船业,相对于日本更有价格竞争优势。
那么中国能制造LNG船的有哪些造船公司呢?
目前来看,只有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能造,而且在年,中国仍然没有交付一个LNG船。
去年4月份,我国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才算是第一次打破了韩国垄断,拿下了卡塔尔石油公司亿人民币的LNG船订单,但算起来不过10多艘,要知道卡塔尔石油公司这一次给出的订单是艘,其余多艘都给了韩国,给中国10多艘。
并且,卡塔尔媒体透了底:纯粹是看在中国每年向卡塔尔进口了大量的LNG,要给中国造船业一个面子,而且沪东中华还给出了极低的价格。
为什么LNG船的门槛这么高?
因为LNG船也被称为“海上超级冷冻车”,光是一艘船的LNG载运量,就足够全上海一个月的液化气使用量。
第一,该船要求在-摄氏度低温下运输液化气,对货舱围护系统工装平台设计,有着非常精密而严苛的要求,这也意味着要求造船公司对相关方面有足够长期的科研观察和数据积累,而在这方面我国造船业的积累年限,远不如日韩,更不如欧美。
第二,舱室的温湿度控制求气流分布均匀,同一水平空间温差要很小,因此要求除湿机主要非常节能,而且实现高效而精密的温度控制,从而确保殷瓦钢不易损坏,遗憾的是相关设备中国还未能研发出产。
第三,预舾装过程中对精度具有很高的要求,制造完成后要确保船体结构的准确契合度,而这一块还是中国造船业的短板。
第四,LNG船在航行期间,液化天然气不可避免的会自然挥发一部分,造船的技术要求实现采用锅炉燃烧挥发出来的气体为LNG船提供动力,而且要求损耗的液化天然气要极低。
而韩国在全球造船市场近两年来反超,正是是因为损耗实现了巨大的科研突破,损耗只有中国第三代技术的十分之一。
实际上,早在年代,全球LNG船的制造已经是欧美国家的天下,法国和挪威掌握了LNG船的薄膜技术,随着制造业向东亚地区的扩张,上个世纪80年年代,日本引进挪威的MOSS薄膜技术就制造出了第1艘LNG船,年左右,韩国引进挪威的MOSS薄膜技术,开始了LNG船的制造。
说起来,日本在lng船方面的经验已经接近40年,而韩国在这方面也将近30年,反观中国,中国的第1条LNG船订单出现时间是在年,相比韩国也落后了16年,相比日本落后了30年,相比欧美落后了将近50年。
那么话说回来了,为啥韩国的LNG船制造业那么发达?
首先,作为美国的盟友,日韩两国承接了欧美国家大量的商业和军用船舶订单,积累了深厚的技术经验,以及不菲的收入和利润。
其次,韩国掌握了先进的造船技术之后,将低附加值造船的部分转包给了中国,中国企业建造运送给韩国组装,韩国自己只需要制造关键技术部分,因此韩国造船业的劳动力成本较低,人均产出较高。
第三,韩国在船舶发动机,以及船舶的高端关键零件等方面,本土配套较为齐全,产业上下游纵深非常细腻,因此韩国制造的船舶不怕日本和中国的竞争,以至于全球十大造船企业韩国占7家,相反,中国在船舶发动机方面的短板,侵蚀了中国造船业大量的利润。
结尾
最近两年中国推出了第4代LNG船,在技术和损耗方面也都取得了大幅的提升,但愿能够接下来,以卡塔尔项目为基点,接获更多的海外订单!